西河學派是誰創立的?西河學派影響瞭魏國的興衰!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戰國時期西河學派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戰國時期,魏國作為中原第一大國,威震天下,儼然是中原各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這其中的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魏文侯魏斯拜孔子學生子夏為師,在魏國西河地區創立的西河學派。
子夏,作為孔子的親傳弟子,不再堅持孔子“克己復禮”那一套,其思想中表現出瞭更務實的一面,對早期法傢的發展起到瞭巨大的影響。魏斯尊子夏為師,大量啟用身份地位的士人進入朝廷,為他們提供瞭全所未有的上升通道,使得魏國成為天下士子的夢想之地。

正是魏文侯這種禮賢下士的風范,魏國西河成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也將魏國作為其首選的效忠之國,天下人才齊聚魏國,為魏國的早期發展註入瞭強勁動力。比如:
魏文侯任用李悝在魏國率先廢除貴族特權,解放平民,改善生產關系,打破貴族世襲制度;
任用吳起為軍事統帥,多次擊敗秦軍,再加上西河學派的文化吸引力,魏國在河西地區的統治穩如泰山
任用西門豹為鄴城太守,破除迷信,開化民眾......

雖然西河學派,為魏國輸送瞭大量的人才,但由於在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時期,西河學派中的貴族力量在魏國朝野占據瞭優勢地位,寒門士子的上升通道被擠壓,導致大量人才外流也為魏國霸權的喪失埋下瞭禍根。
戰神吳起因在魏國被文侯冷落,轉身投楚,反過來率領楚軍對魏國造成重創;
衛國人公孫鞅原為宰相公叔痤的門客,在魏不被重視,為秦孝公的招賢令感染,君臣攜手進行瞭對中國歷史影響極為深遠的商鞅法;
魏國人龐涓南征北戰,為魏國立下赫赫戰功,但因忌憚孫臏才能,陷害孫臏,導致孫臏離魏投齊,在桂陵和馬陵挫敗魏軍主力;
魏國人張儀,繼商鞅之後為秦相,以三寸之舌多次化解合縱攻秦危機
魏國人張祿,受丞相魏齊陷害,赴秦之後,遠交近攻,不斷蠶食魏國領土

魏國一個因招攬人才而興盛的國傢,也因人才的大量流失而衰亡。
這些經天緯地之才,若能留在魏國,魏國必將長期強盛,令各國側目,最終改寫歷史,一統中華,也未可知。但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