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公主被駙馬傢暴,父親朱棣為何不聞不問?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常寧公主。
常寧公生於1386年,當時朱棣還是坐鎮一方的藩王。不過,由於她是最小的女兒,因此自幼很得朱棣寵愛。
1399年,繼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為瞭加強中央集權,開始削除藩王的勢力。本就有心奪位的朱棣,趁機舉起“清君側”的旗號,發動瞭靖難之役。
1402年,朱棣攻占瞭南京都城,朱允炆消失在皇宮的大火之中。
國不可一日無君,朝臣們“反復勸進”,苦求朱棣登基稱帝。
朱棣則“反復推辭”,最後“萬不得已”才登上帝位。
朱棣做瞭皇帝後,由於奪位不正,他為瞭鞏固手中的皇權,也為瞭穩定國內的局勢,所以他在繼位之初,對曾經遭到朱允炆打壓的藩王們進行安撫,並恢復瞭藩王舊制。同時,他還為瞭加強與鎮守雲南的外姓王沐昕之間的親情關系,特意將常寧公主許配給瞭沐昕,並封沐昕為駙馬都尉。
據《沐駙馬像贊》所言,沐昕出身於“侯門華胄,皇傢懿戚。秉德廉虛,小心翼翼。資兼文武,志樂書詩。煌煌勛業,光照鼎彝。有峨其冠,有偉其服。允矣君子,其溫如玉”,是個風度翩翩的文武大才。
因此,沐昕成為駙馬後,朱棣對他極為看重。《明太宗實錄》中曾多次提到,沐昕多次奉朱棣之命,在藩王生日及重大節日時,獻禮致賀等。可見,朱棣對沐昕這個女婿還是相當親厚的。
沐昕也對朱棣頗為孝順,在《九朝野記》中,還記載瞭他曾送過兩個絕色歌女給朱棣。
這兩個歌女很會取悅朱棣,因此很得朱棣喜愛。朱棣在散朝後,經常召她們來表演歌舞,消磨時光。
可是不知怎為的,有一天,沐昕居然用銅錐打死瞭這兩個歌女。
按說沐昕的做法就是犯上。可是朱棣雖然不高興,但並沒有責罰他,此事居然不瞭瞭之瞭。
沐昕見此,愈發膽大妄為,竟對常寧公主也漸漸不客氣起來。
據《明史》記載,常寧公主雖說從小就得朱棣寵愛,但是她卻教養很好,在行事說話上更是“恭慎有禮”。
不過,常寧公主卻看不慣沐昕的跋扈驕縱,所以難免對他有所勸說。
誰知,沐昕不僅不聽,反而惡言相向,根本不考慮她公主的身份。說到過激處,還對常寧公主動手動腳。
挨打受氣的常寧公主帶著滿腹的委屈向朱棣訴苦,希望朱棣能好好約束沐昕。
誰知朱棣聽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勸常寧公主為人妻子,要多有忍耐。

常寧公主在朱棣這裡沒得到安慰,隻得委屈地又回到沐昕身邊。
這之後,沐昕變本加厲,經常在外面尋花問柳。回到傢中,常寧公主但凡有一點讓他不滿意的,便會遭到他的拳打腳踢。
忍氣受罵的常寧公主,最終抑鬱成疾,在22歲這年氣病而死。
常寧公主去世後,朱棣依然沒有為難沐昕,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沐昕的父親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而沐英雖說是養子,但他卻是馬皇後一手撫養長大,堪比親生兒子。
再加上沐英英勇善戰,對朱元璋極為忠心。他不光是開國元勛,還是平定天下的不世之才。所以,朱元璋待他更是視如己出。在天下初定後,便封他為西平侯,鎮守雲南。在他去世後,悲痛的朱元璋還追封他為黔寧王,並予以厚葬。
沐昕雖說是沐王府的二代掌門人,可是沐傢在雲南一帶已經勢力強大,並且深得當地百姓愛戴。所以朱棣深知對沐昕隻能拉攏,不能打壓。這也是為何,他會把最疼愛的小女兒嫁給沐昕,為的就是換取沐傢對他的支持。
所以,就算沐昕殺瞭他最喜愛的兩個歌女,傢暴常寧公主導致其早逝,朱棣都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和他的江山比起來,常寧公主的生死,也就顯得微不足道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