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中國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是誰發起的?結局怎麼樣?

中國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是誰發起的?結局怎麼樣?

時間:2020-01-17 08:31:0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中國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秦始皇為瞭抵抗匈奴,建造長城,征集瞭民夫幾十萬人;為瞭開發南方,動員瞭軍民三十萬人,他又用七十萬人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東方到沙丘突然病死,趙高偽造秦始皇的遺詔,逼死長子扶蘇,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個昏庸而殘暴的皇帝。他從各地征調瞭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瞭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瞭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裡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瞭水銀。然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裡。據說,為瞭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裡裝瞭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造墳的工匠埋在墓道裡。

大墳還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可前前後後被征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的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耗費瞭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們怨聲載道。老百姓的徭役賦稅負擔更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當時社會上出現瞭受刑的人隨處都是、每天被處死的人成堆的現象。廣大勞動人民在饑餓與死亡線上掙紮。

公元前209年秋季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在蘄縣聚眾起兵。當時,秦王朝征召貧苦百姓到漁陽屯戍守邊,九百人在途中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為屯長。恰巧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不能按期到達漁陽,按秦朝法律,延誤戍期,一律當斬。陳勝、吳廣便趁著天下百姓怨憤難當、已忍無可忍的時候,殺掉押送他們的將尉,召集戍卒號令說:“你們都已經延誤瞭戍期,當被斬首。即使不被殺,在外邊成守邊防死去的也要占十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則已,要死就為圖大事而死!王侯將相難道天生就高人一等嗎?”眾人全都響應陳勝、吳廣便詐稱秦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培土築壇,宣佈約,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起義軍隨即攻陷大澤鄉,招收義兵,攻打蘄縣。奪取蘄縣後,即令符離人葛嬰率軍攻掉蘄縣以東相繼攻陷瞭銍、酂、苦、柘、譙等縣。義軍沿路招收人馬,等到達陳縣時,已經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步兵數萬人,當攻打陳縣縣城時,縣令、縣尉都不在,隻有守丞在譙樓下的城門中抵抗義軍,守丞被打死。陳勝於是領兵人城占據瞭陳地。

當初,大梁人張耳、陳馀結為同生共死的朋友。秦國滅魏國時,聽說這兩個人是魏國的名士,便懸重賞征求他們。張耳、陳馀便改名換姓,都去瞭陳縣,充任裡門看守來糊口。管理裡巷的小吏曾經因陳馀出瞭小過失而鞭答他,陳馀想要奮起抗爭,張耳踩他的腳暗示他接受鞭笞。待那小吏離開後,張耳將陳馀拉到桑樹下,數落他說:“當初我是怎麼對你說的?現在遇到一點小的售辱,就要和一個小吏拼命麼?”陳馀為此十分慚愧。

陳勝率起義軍進人陳縣後,張耳、陳馀便前往陳勝的駐地通名求見。陳勝一向聽說他倆很賢能,故而大喜過望。恰逢陳縣中有聲望的地方人士和鄉官請求立陳勝為楚王,陳勝就拿這件事來詢問張耳、陳馀的意見,兩人回答說:“秦王朝暴亂無道,兼並別人的國傢,殘害百姓;而今您冒萬死的危險起兵反抗的目的,就是要為天下百姓除害呀。

現在您才到達陳縣就要稱王,是向天下人暴露您的私心。因此希望您不要稱王,而是盡快率軍向西,派人去扶植六國國君的後裔,替自己培植黨羽,以此為秦王朝增樹敵人。秦的敵人多瞭,精力就必然分散;聯合的國傢多瞭,兵力就必然強大。這樣一來,在野外軍隊不必交鋒,縣城沒有兵力為秦守城,鏟除殘暴的秦政權,占據咸陽,以號令各諸侯國。被滅亡的諸侯國得到復興,您施德政使他們服從,您的帝王大業就完成瞭!如今隻在一個陳縣就稱王,恐怕會使天下人鬥志松懈呀,”陳勝不聽從這一意見,即自立為楚王,號稱“張楚”。

那時各郡縣的百姓苦於秦法的嚴酷苛刻,因此爭相誅殺當地長官響應陳勝,秦王的謁者從東方歸來,把反叛的情況奏報二世。二世勃然大怒,將謁者交給司法官吏治罪。於是以後回來的使者,當二世向他們詢問情況時便回答說:“不過是一些雞鳴狗盜之輩,郡守、都尉正在追捕他們,現在已經全部抓獲,不值得擔憂。”二世聽瞭很高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