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總是發生外戚擾權的現象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還不知道:西漢外戚專權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古時候各個朝代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宦官專權的現象,有些甚至因宦官亡國。不過西漢卻是個例外,西漢除瞭皇帝最厲害的兩股勢力是外戚和權臣,宦官根本形不成威脅。漢惠帝死後,她的母親呂雉開啟瞭自己的專權之路,也是中國歷史上首位臨朝稱制的女性。呂後為瞭穩固自己的地位,培養起瞭一個強大的呂氏外戚集團,此後西漢總是發生外戚擾權的現象,而且找不到能解決的好辦法。

西漢沒有出現很明顯的宦官專權(隻在漢元帝時期有過短期的宦官專權),整個西漢最明顯則是外戚專權和權臣(文武)。同樣,東漢竇融一脈竇氏外戚,從東漢建國到末期其勢力都較大。為此,我們可以說,西漢宦官沒有專權正是外戚勢力龐大壓制瞭宦官專權。
這個很明顯,皇帝能力不行(老婆能力太強,例如呂後),首先是老婆、枕邊人;其次是兄弟手足;這兩個都不行才會是外人。這是人之常情,皇帝也不例外。

(1)西漢隻有四個半皇帝擁有完整皇權
“專權”的根本就在於皇帝。西漢真正掌握權力的人不過,高皇帝、文帝、景帝、武帝、宣帝五人,其餘權力也都旁落。但景帝因為有竇太後存在,皇權不能得到舒展。
正如南宋高宗朝江陰縣學教授陳長方(1108—1148或1117—1157,字齊之,今福建福州長樂人。《永樂大典》錄有《步裡客談》二卷。)在《開元治亂論》中指出的那樣:“夫人君之心天下之樞機,樞機之邪正,則天下隨而治亂。”。
皇帝權力是否在手,主要還是看個人。

(2)西漢外戚權力高漲與權臣交相接替,使得宦官沒有得道機會
漢太祖劉邦在位期間,呂後權力就非常大,劉邦過世後,呂氏外戚掌權。之後,誅殺呂氏劉氏大權重掌。
從文帝到武帝的九十年間,因為皇帝自身能力較為突出,雖有竇太後在景帝、武帝初期權力較大,但也算平穩,保證瞭漢政權繼續前行。
但是武帝死後,權臣霍光再次出現,最終霍光去世兩年後子孫因謀反、霍光之妻毒殺皇後舊案等原因被滅族。

霍氏傢族被宣帝滅掉之後,大權重掌皇帝手中。然而,宣帝之子元帝重用宦官石顯成為西漢特有時期。
但石顯時期,王氏外戚權力逐步擴大。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從皇後到皇太後到太皇太後,再到西漢滅亡後的王莽時期,高壽84歲、高位61年(公元前49年為皇後到新莽時期公元13年病逝)。
雖然新莽建立的五年,作為前朝的太皇太後已經沒有權力,但其之前56年的歲月,王氏外戚集團積攢瞭強大的軍事、政治資源。
這是任何宦官傢族都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