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魏國是戰國初期稱霸的國傢 為什麼最後會成為秦國宰割的國傢

魏國是戰國初期稱霸的國傢 為什麼最後會成為秦國宰割的國傢

時間:2020-01-19 18:27: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魏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魏國是戰國初期稱霸的國傢,可是在秦國崛起後,一步步衰落,最終成為任秦宰割的國傢,其實魏國的衰敗,在其強盛之時就註定瞭。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沒有戰略縱深。從古代歷史長河來看,中原四戰之地,幾乎沒有從中原崛起統一全國的國傢或諸侯!所以,魏國不可能強大到統一天下的程度。 從地緣來看,魏國要一直強勢,如果頂不住夾擊而衰落,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瞭。再舉另外一個例子。中國歷史上有十大大一統王朝,其中,有周秦漢隋唐五個王朝從關中統一全國。這在全國絕無僅有。可以這樣說,這是關中平原的自然環境決定的!否則,無法解釋為什麼關中能五次統一全國,而其他地方沒有第二次能統一全國的!

衰敗的責任其實不在魏惠王,而是魏武王。魏武王改變瞭魏文王的國傢戰略,即聯結三晉,西略秦國這個大方向,反而和韓趙翻臉,主攻東向,根本上虛耗魏國實力,到魏惠王接班的時候,魏國隻是表面上還強大,其實已經被天下圍攻,四海皆敵瞭。

也就死說,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國是沒有戰略國策的國傢,到底是向西還是東發展,一次和4國交戰就可以看出沒有發展策略。 齊國也是一樣,東一下西一下的打打占便宜。 如果文武侯+惠王時期堅持向西打秦國發展,那時候拿瞭河西好比一把匕首。 秦國那時候還是弱雞小國,可見戰略上魏國差瞭秦國幾條街。

魏武卒的滅亡也就是魏衰落的開始,人才流失也嚴重。沒有像秦國一樣真正的招攬人才,而是看出身、看門望,貧民出身的人才流失;擁有魏武卒就以為擁有瞭強大的軍事實力,四處征戰,四處樹敵;魏王沉迷於大國地位,沒有看到周邊其他諸侯的變化,此消彼長;這些因素導致瞭魏國的衰敗。

魏國喪失大好局面,總的來說可以總結為四點,1、戰略不明,是霸是統,不清晰,2、地理位置,地處四戰之地,3變法不夠徹底,人才流失,4外交方向不明,君王短視,四面樹敵,其根本還是戰略失誤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