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過程 林則徐為什麼不一把火直接燒瞭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虎門銷煙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為什麼清朝末期被列強這麼輕松就打敗瞭?原來列強以鴉片來慢慢荼毒大清子民,滋生瞭一大對癮君子。下到平民百姓,上到官員,都染上瞭毒癮,從而疏於強國治國。鴉片對中國的毒害想必大傢都知道,鴉片被大量走私到中國,鴉片不僅掏空瞭國民的口袋,還掏空瞭國民的身體,晚清時期鴉片橫行,導致大量白銀流入外國,國民的身體素質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在清軍中,都有不少人,是扛著煙槍訓練的,使本就腐朽的清王朝以更快的速度走向沒落。

說到鴉片,我們就會想到虎門銷煙,這個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學過瞭,虎門銷煙的故事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貫穿在我們的書本中,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林則徐,想必大傢對他都不陌生,但是對於虎門銷煙我們一般瞭解的隻是單單的一個時間,一個地點,一個人物,其他的還真瞭解不多,林則徐這輩子對朝廷最大的貢獻就是虎門銷煙,但是對於銷煙的過程有很多人都是不怎麼瞭解的,銷煙並不是單純的把鴉片給銷毀的過程這麼簡單,全過程應該是從收繳到銷毀的整個過程,都是他經過反復考慮之後才決定下來的。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可以說傢喻戶曉,林則徐強迫英商交出鴉片2萬餘箱,共計237萬餘斤,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如何銷毀這麼多鴉片成瞭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一把火直接燒瞭,但是經過林則徐的慎重考慮之後,林則徐銷煙並沒有簡單省事的把鴉片燒瞭,而是把鴉片放到摻雜瞭生石灰的海水中慢慢浸泡,非常費時費力,那麼有的人就會問林則徐為什麼當時不直接燒瞭多省事?

銷煙原本的方法是煙土拌桐油,點燃燒毀,可是這樣會出現一個弊病,火燒後的煙膏會滲入土裡,到時候把土挖出來還能熬出鴉片,雖然質量稍差但是依然具有鴉片的吸食性。少量銷毀鴉片也許可以這麼做,畢竟也可以把土壤處理掉,但這次繳獲的可是237萬多斤,數量巨大,所以火燒不是可取的,再者說,如果用火燒毀這麼多鴉片的話,產生的毒氣和煙霧會彌漫整座城市,到時候會危害城內的百姓,所以林則徐選瞭“海水浸化法”。

所謂“海水浸化法”,就是在虎門海灘上挖兩個大池子,用石頭打底,四周則釘上木板,接著再挖一條水溝,用來引流海水,然後將鴉片放入池中,並用鹽水浸泡,再將生石灰加入其中,生石灰遇到水後,會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而鴉片也跟著被溶解瞭,這樣既安全,又不用擔心“廢物利用”的可能,這樣既安全,又不用擔心“廢物利用”的可能,就這樣,“虎門銷煙”持續瞭整整四十多天,在近代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