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太監大膽到什麼程度 連皇帝都敢敲詐
還不知道:太監敲詐皇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雖然在清宮戲裡,太監們都生活得有滋有味,在皇宮裡呼風喚雨。但實際上,太監仍然處於皇宮食物鏈裡的最底層。他們收入微薄,絕大部分可能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還經常挨打受氣。
為瞭更好地生存下去,太監們利用身處皇宮裡的特殊條件,以及接近太後、皇上、妃子等工作之便,探聽到一些內部消息,或在主子面前可以說三道四打小報告的機會,來獲取額外收入——比如,敲詐大臣。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就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同治結婚時,內務府打點各處太監,漏掉瞭一處,到瞭喜日這天,這處的太監便找瞭內務府的堂郎中來,說殿上一塊玻璃裂瞭一條紋。按規矩,內務府司員不經傳召,不得上丹陛,這位堂郎中隻是站在下面遠遠地瞧瞭一下,果然瞧見玻璃上有條紋。這位司員嚇得魂不附體,大喜日子出這種破像,叫西太後知道必定不得瞭。這時太監說瞭,不用找工匠,他可以悄悄想辦法去換一塊。內務府的人明白這是敲竹杠,可是沒辦法,隻好送上一筆銀子。銀子一到,玻璃也換好瞭。”
當然,如你所知,那塊玻璃其實並沒有裂縫,所謂“裂縫”,隻不過是太監貼上的一根頭發。

有一年,崇綸擔任內務府大臣。在晚清,內務府大臣為瞭討皇帝、後妃歡心,在辦事時往往會打點太監,讓他們在皇帝、後妃面前美言幾句。一次,崇綸不知道怎麼搞的,竟然遺漏瞭一個太監。
這天,崇綸來到皇宮朝見太後。他進入皇宮時,正好遇到那個太監。太監見他急匆匆的樣子,故意從屋裡端出一盆洗臉水,順手就潑到崇綸身上。崇綸所穿貂褂頓時被潑得水淋淋的。
太監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馬上向崇綸磕頭認罪。

貂褂被淋濕瞭,這樣子,怎麼能去見太後呢?崇綸根本就顧不上跟太監發脾氣,反而要依仗他們想辦法。
這個太監拿出瞭一件預備好的貂褂說:“咱們這苦地方,還要托大人的福,多恩典。”
“恩典”的意思,就是給錢啊。
太監哪裡會有貂褂呢?原來,太監一直都會提供各種朝服冠帶,滿足官員們臨時使用。當然,這並非無償使用,要給銀子的。這次,崇綸就被那個太監好好地敲詐瞭一筆銀子,卻也無可奈何。
有時候,太監連皇帝都敢敲詐。
清朝皇室規定,皇帝和後妃每天都必須給太後請安。根據《中國潛流文化》記載,有一次,光緒皇帝去給慈禧太後請安。他跪在慈禧太後寢宮外面,等瞭很久,都沒見太監過來傳話。

怎麼回事呢?這時候,一個小太監過來開導瞭他幾句,讓他給傳話太監50金,這才得以進入太後寢宮請安,完成瞭任務。
【參考資料:《中國潛流文化》《我的前半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