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秦國在一百多年時間裡都沒有出現昏君 為什麼還花6代人才統一天下

秦國在一百多年時間裡都沒有出現昏君 為什麼還花6代人才統一天下

時間:2020-01-25 09:08:2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秦國歷史,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

秦始皇奮六世餘烈,除開最後十年一口吞瞭六國之外,其餘的一個多世紀都在幹什麼。

其一,秦國地處西北一隅,與諸戎為鄰,建國以來便為天下所鄙,跟楚國一樣被視為蠻人。所謂關中,也不過是周王室東遷之後的一塊棄地。可謂是地處文明邊緣,異族環伺。無論是春秋五霸的穆公時代,還是與強魏多次死磕的獻公時代,秦國的國土,也就今天陜西南部到甘肅東部那個范圍,倘若沒有穆公當年征服諸戎拓地數百裡,秦國真的隻能算個中等大小的諸侯國,缺乏像晉楚一般的戰略縱深。這,便是秦國的地緣劣勢。

(這便是春秋時期的秦國)

其二,關中作為周室棄地,在被犬戎揉虐過來耕地,資源方面已經大不如前。再加上當時的關中,遠不如後世那般富庶。穆公稱霸西戎所拓展的土地,更多的出自於戰略需求,而不是實實在在增加瞭老秦人糧食鐵器的財貨物力。相比起地處中原的三晉,宋 衛等國,秦國可謂是相當貧瘠。這,便是秦國的資源劣勢。

其三,秦國民風彪悍,兇勇好鬥,在諸子百傢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列國都有無數莘莘學子埋頭苦讀以求一朝成名,而秦國人卻忙於打打殺殺。後世李斯在諫逐客令中便指出,昔穆公求士,西取由餘於戎,東得百裡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秦國在孝公之前最輝煌的一個年代,朝堂之上最有才華的大臣皆來自他國。一個國中不出賢才的國傢,即便給他們再多的資源國土,也不可能會有什麼出息。再加上秦國貧瘠,列國鄙視,會選擇到秦國效力的士子,實在太少太少。這,便是秦國的人才劣勢。

在這三大劣勢之下,逐鹿天下隻能是個夢,能夠自保已經很勉力。尤其是魏國變法之後稱霸天下,任用吳起打擊秦國,幾乎把秦人鎖死在關中隴右。

於是,孝公一紙求賢令開始改變瞭秦國人才匱乏的局面。打壓本土貴族豪強,大力引進六國人才,賞罰分明,激賞軍功,面對異國士子封賞的大度遠非他國所能比較。開啟瞭山東六國士子瘋狂湧進關中的時代。自商鞅開始,張儀,魏冉,范睢,蔡澤,呂不韋,李斯一幹超級強臣改變瞭天下的局勢。而在政治制度上面的變革,幾乎逆轉瞭秦國文明邊緣的局面,一舉成為戰國七雄文化與經濟的聚集點。

惠文王時期,名將司馬錯力主南征巴蜀,吞下天府之國,辟地千裡,控制長江上遊,俯視荊楚。一戰獲得瞭龐大的耕地面積,國傢的戰略縱深,為後世秦軍東出提供瞭強而有力的後勤保障。

(戰國中期,秦惠文君任用司馬錯吞並巴蜀)

光是從孝公啟用商鞅變法到惠文君吞滅巴蜀,歷時已將近三十年。而這段時間,秦國僅僅隻是彌補瞭與六國的差距,做到瞭與齊楚魏這樣的強國平起平坐,還遠遠沒到一超多強的局面。

秦統一六國,最大的推動力,是來自昭襄王。

為政任用魏冉,范睢,為軍任用殺神白起。

范睢的遠交近攻大傢基本上都聽說過,這個政策在當時很好的抑制瞭六國合縱。而對於白起的戰績,這裡來劃個重點。

昭襄王十三年,伊闕之戰,斬韓魏聯軍24萬

十五年,攻拔魏城大小六十一座

二十八年,伐楚,拔鄢 郢二都

三十四年,華陽之戰,斬三晉聯軍十五萬

四十三年,徑城之戰,斬韓軍五萬

四十七年,長平之戰,坑殺趙卒四十萬(一說二十五萬)

以上數據可能有水分,畢竟古代戰爭的行軍人數是把作戰隊伍和補給隊伍一起算上的,但無論如何,白起戎馬一生最大的貢獻不是為秦國占領瞭多少土地,而是消滅瞭六國多少有生力量。

(戰國後期,秦國占領楚國半壁江山,奪上黨高地,占領太行山以西)

到瞭這一步,如果你是六國之一的君主,你會絕望嗎?長平之戰前,燕國主導過一次五國聯軍伐齊,把當時國力能與秦國一較高下的齊國打廢瞭。而長平之戰,把軍力能與秦國匹敵的趙國給廢瞭。往後,山東六國便再無抗衡秦軍的力量。

秦昭襄王執政四十餘年,做到的功績便是占擁天下一半的領土,消滅六國的有生力量。自孝公變法至昭襄王落幕,已將近一個世紀。

隨後,孝文王,莊襄王在位期間加起來也就三年,可以忽略不計瞭。

緊接著便是千古一帝同志登場

嬴政13歲登基,39歲統一六國,用時26年。

而這26年間,前面一大半的時間是秦國舉國在長平之戰後休養生息,朝堂之上的權力遊戲。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用將近十年的時間收割瞭六國人頭。

嚴格來講,孝公 惠文王 武王 昭襄王 孝文王 莊襄王 始皇共歷時一百三十年左右。前面的四代君王,除去武王在位時間過短,其餘的三位用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是為瞭後世做鋪墊,以致於嬴政可以在短短十年間一劍掃六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