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臨死前留給李世民的三個囑托 李世民如果聽的話就沒有武則天什麼事瞭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長孫皇後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提到長孫皇後,我們都知道是她在李世民執政之後,多次勸諫皇帝,保護瞭朝廷之上的魏征等一眾大臣,為唐朝盛世做出瞭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大傢對於她的印象都是聰明又賢惠,還頗具智慧。其實我們這都是對於長孫皇後最片面的看法。

長孫皇後出生名門,父親長孫晟是右驍衛將軍,母親高氏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可謂“門傳鐘鼎,傢世山河”,後來在她哥哥長孫無忌的攛掇下嫁給瞭李世民。直到後來李淵起兵,太原無人值守,隋朝官兵圍攻李淵太原府,李建成逃跑的時候忘記帶她這個弟媳,但是長孫皇後居然自己突圍出來,可見武力一斑。

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後討平瞭薛舉父子、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和王世充。秦王李世民身兼數職,威望勢力直逼太子李建成,功高震主難免被猜忌。平定洛陽後,李世民拒絕瞭奉命前來有非分之請的貴妃等人,秦王部屬又多次與後宮親屬產生摩擦。正是長孫皇後多次出入後宮,在後宮中為丈夫存留助力。正是此舉,秦王妃長孫氏為秦府的絕地反擊贏得瞭寶貴的備戰時間。

武德二年,玄武門之變的當晚,通常站在丈夫身後的長孫氏出人意料地出在瞭丈夫身旁,將自己長孫傢和李世民綁到瞭一起,從容勉勵將士。將士們無不感激秦王妃的親自慰勉,因此更奮發無畏。換句話說,李世民和兄弟反目,絕對和長孫氏有關系。

後來李世民登基為帝,並在登基後十三天冊封長孫氏為皇後,從此明君賢後,交相輝映。大唐初期迎來瞭它令後世魂縈夢繞的理想境界“貞觀之治”。但是貞觀八年,長孫皇後陪同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期間,身染重疾,醫術已經無力回天。長孫皇後在臨終之際,對李世民有三個囑托:
一,房玄齡是朝廷忠臣,一定要善待他。
二,葬禮薄葬就好,不要耗費錢財。這兩點據史書記載李世民基本都做到瞭。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讓李世民不要過分重用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千萬要謹記歷朝歷代外戚專權的教訓。但是長孫無忌和李世民是少時好友,而且為瞭這天下長孫無忌也立下赫赫戰功,李世民對他實在是太信任瞭,把自己的第九子李治交托給瞭他。

果然不出長孫皇後所料,李世民一死,李治和長孫無忌的權力鬥爭就開始瞭。李治改立武則天為後,實則就是為瞭讓武則天去和王皇後鬥,借此機會將王皇後背後的舅舅拉下馬來。不久之後,長孫無忌遭貶斥,長孫無忌被迫自縊。

顯慶末年,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武後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氏並稱二聖,武則天的時代正式開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