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北宋嘉佑二年的科舉是什麼樣的 千年科舉制中最閃耀,最牛的一榜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舉是什麼樣的 千年科舉制中最閃耀,最牛的一榜

時間:2020-01-27 20:57: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嘉祐二年科舉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簡單的幾句話,就足以看出古代科舉制對於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這項從隋朝開始的考試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持續瞭上千年,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雖說科舉制度的弊端不少,但是從科舉制度中選拔出來的人才也是數不勝數。在這麼多屆的科舉中,北宋嘉佑二年的這一屆進士榜,被稱為是千年科舉制中最閃耀、最牛的一榜。

這一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稱呼,概是因為這一屆的考生質量太逆天瞭:其學子對後世的影響領域從文學思想領域開始,發展到瞭政治、甚至還覆蓋瞭軍事!那麼,就有人好奇瞭,這屆考生都有誰呢?嘉祐二年這一場科舉各科共錄取瞭899人,其中進士388人。在這一堆人中,對後世造成巨大影響的就有十多人,比如蘇軾、蘇轍、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佈、呂惠卿、章惇、王韶。

尤其是蘇軾,其在宋代乃至中國歷史文壇上的影響力,也是一般詩人遠遠不能達到的境界,就算是在現代,他的粉絲也不少。所以說,蘇軾此人,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中華文壇上的一顆巨星。而曾鞏,也是大傢較為熟悉的唐宋八大傢之一,僅憑這個名頭就足以看出此人在唐宋文學界的地位瞭。

接下來,看看張載、程顥、程頤這三人。先說說這程傢兩兄弟吧,作為宋朝儒傢學說界的大牛,他們二人的學說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影響瞭封建社會好幾百年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出自他們之口!雖然很多後人並不是很能理解這樣的學說為何會在古代大肆盛行,但是當時這二人對於宋朝的影響卻是不容小噓的。而張載,他絕對不隻是一位簡單的儒學思想傢,其在軍事政治上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比如北宋名將種師道就是他的弟子。

呂惠卿、曾佈、章惇這三人都是後來王安石變法時,王安石門下的得力助手,堪稱是影響瞭一個時代的改革傢,雖然在當時的名聲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對於整個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力也是不一般的。還有這王韶,他作為一個軍師,指揮的熙河大捷,可以說是北宋歷史上對外軍事作戰的最大一次勝利,這次勝利,成功扭轉瞭北宋對戰西夏時的局面。

如此牛叉的幾個人,居然全部集合在瞭一屆的榜單上,不得不說,老天爺的安排就是這麼任性。而宋朝的學子之所以會在社會上有著如此不同於其他朝代學子的地位,就跟宋太祖祖趙匡胤與眾不同的上位方式有著巨大的關系。當時的趙匡胤用瞭一招龍袍加身,就輕而易舉地奪取瞭後周的政權。

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但是趙匡胤還是對自己的上位有瞭其他的想法。自己能借手下武將的手,成功登基,那麼萬一自己的將軍們有樣學樣,這讓自己以後還怎麼能安心地坐在皇位上呢?所以,接下來的杯酒釋兵權,趙匡胤就兵不血刃地奪取瞭武將們的權力。而且,為瞭以後也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所以宋朝重文輕武的現象十分嚴重,社會整體呈現出“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不過,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宋朝的重文輕武一方面推動瞭宋詞的發展,而且文治也的確是讓宋朝呈現出瞭不同於其他朝代的社會風氣。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為宋朝對於武將的抑制,所以使得宋朝在軍事方面處處受到周邊國傢的壓制。無力自保的宋朝,甚至出現過整個皇室都被敵軍抓走的尷尬情況!從宋朝的遭遇可以看出,這治理社會,還是得兩條腿一起走路,文治、武治都得抓呀!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