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博士能不能考上秀才

古代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博士能不能考上秀才

時間:2020-01-28 17:23:0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秀才是什麼學歷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從隋朝以來,科舉制代替瞭南北朝盛行的察舉制,成為朝廷選官的最基礎依據,因此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有能力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我們經常聽到的秀才,在科舉考試中也是一種等級,“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博士能考上嗎?別再被電視劇誤導瞭。

在一部觀眾耳熟能詳的電視喜劇《武林外傳》裡面就有呂秀才這麼一個角色,他身為堂堂秀才,卻隻能在同福客棧擔任算賬的掌櫃,大傢自然而然的將秀才這個角色看輕瞭。

《儒林外史》裡面,范進最初中瞭秀才,屠夫也是單純的帶瞭一點豬大腸過來慶賀,而中舉人之後,態度竟然180度大轉彎,范進也興奮地發狂,其實大傢都不知道,秀才也並非能夠輕松得到的。

古代人的文盲率非常高,在很多名著當中都出現過這樣的橋段,官府貼一張告示在城門口,大傢圍著看,卻都不認識,必須要有一個識字的人站出來,大聲朗讀。這才能解決大傢的疑惑,這足以說明過去讀書人之少見。

而秀才更加稀有瞭。在過去,讀過幾年詩書,需要考取功名的學生,首先要在當地縣郡州府參加初次的選拔,叫做“縣試”或者“府試”,這些學生被稱作為“文童”“生童”,隻有經過初次選拔,才能被稱作為“童生”。

第一輪考試,就要刷掉不少的人,然後通過的童生再接著考。經過更上一層的“院試”,這樣才能被稱之為秀才,很多人都一直卡在童生的考核之上,無法更進一步,五六十歲頭發發白還在考秀才的人一抓一大把。

魯迅文章當中的孔乙己,也就是一名老童生,這些人得不到政府扶持,也不能任官,隻能去私塾當當教書先生什麼的,地位非常低。

但是考取秀才之後就不同瞭,他們的地位能夠得到很快的提升,政府官員都要從秀才裡面選拔出來,因此他們能夠得到政府的資助繼續讀書,盡管沒有實權,地位卻已經不低瞭。

清朝明令規定,秀才看見縣官是不用下跪的,而且犯罪還不能上刑罰,必須由縣令向上稟報,取消其秀才資格,才能夠進行處罰,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古代人往往要繳稅徭役,秀才這兩項都能免除,他還有免除傢中兩個男丁徭役的資格。

因此古代很多秀才成為瞭富貴人傢爭相巴結的對象,也有很多人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秀才,其目的就是為瞭能夠近水樓臺,免除自己的徭役。過去秀才往往是白衣飄飄的形象,這是因為政府允許其能夠穿著長跑,帶方巾。

這可是單獨給予秀才的特權,而老百姓們隻能夠穿普通的衣裳,要是也穿上這麼一身行頭被發現瞭,是要埃衙門大板子的。清朝末年全國各地有大約50萬的秀才,每年錄取秀才大概占全國人口比重的萬分之一。

而如今我國每年錄取博士的數量為5萬人,每年不到萬分之三的人成為博士,也就是說,秀才這個職位,地位和如今的博士是差不多高,是能考上博士的,但他們的權益比起博士可就要高多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