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銳士戰鬥力為什麼那麼強 根源還是處在軍功爵位制度上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秦國軍隊,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戰國末期,著名的儒傢思想傢荀子曾與臨武君在趙孝成王前“論兵”,曾對秦軍有這樣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看過《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朋友,對於戰國初期,魏武卒方陣的戰鬥力有所瞭解。
戰國初期,魏國曾經憑借魏武卒方陣橫掃各諸侯國,稱霸上百年。魏武卒在吳起的統領下,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勝六十四次,無一敗績。由此可見,魏武卒戰鬥力強悍。然而,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從秦軍被山東諸國譽為“虎狼之師”的稱號,從這兩點,可以看出秦軍戰鬥力著實兇悍、強大。秦軍如此強悍的戰鬥力,自然來源於商鞅變法之後,利益的驅使,使秦軍戰鬥力讓山東六國恐懼。

大秦銳士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軍戰鬥力曾經也是十分弱爆到傢。曾經吳起統領剛練成五萬魏武新卒大戰秦軍五十萬軍隊,最終秦軍大敗而歸。在戰國初期,魏國曾經憑借魏武卒差點滅掉秦國。在秦獻公與魏國的河西之戰中,秦軍最終戰敗,割地賠款,退回隴西山裡。秦孝公即位之後,發佈求賢令,力求變法,富國強兵,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在秦軍展開二十餘年的變法,使秦軍實現富國強兵,鍛造一支稱霸戰國後期一百多年的大秦銳士。
秦軍戰力強悍,根源來源於軍功爵位制度。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中就有一條: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秦軍在商鞅變法之前,其軍隊組成混雜。在《大秦帝國之裂變》中,當商鞅在城南徙木立信時,少年的爺爺曾經對商鞅說過:“我兒在少梁之戰中,斬殺魏軍十人,最終一無所獲”;在嬴駟流浪山裡期間,山裡的大姐也對嬴駟也說過:“變法之前,普通秦人在戰場立功再多,到老還是老兵頭一個,變法之後秦軍,鄉間後生爭先恐後報名參軍,就連老頭子都想參軍”。

商鞅在城南徙木立信
由此可見,商鞅變法之後,實行軍功爵位制度,使秦國底層的百姓,無論是奴隸、百姓、商人、藥農等等都可以憑借軍功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商鞅變法同時規定,對於傷亡在疆場的將士有保障,戰死疆場的秦軍士兵,所立軍功傢人可以繼承,而且傢人可以得到雄厚的撫恤金。受傷的秦軍士兵,除瞭給予救治外,也可以得到賞賜。秦軍士兵在戰爭殺敵達到一定的等級,可以免除服兵役。
商鞅之法實行軍功爵位制度使秦國底層百姓可以通過軍功實現自己社會地位改變,在利益驅使下,秦軍戰鬥力自然十分強悍。
秦軍戰力強悍,源於嚴苛的刑法。
秦軍基本的步兵編制為: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

秦軍基本的步兵編制
為瞭防止秦軍士兵在戰場上出現投降、怯戰的情況,商鞅之法對於各級秦軍編制也做瞭非常嚴格的刑法處罰規定。
在戰場上,如果秦軍普通士兵出現投降、怯戰的情況,所在編制的人如果不舉報,全部實行連帶責任,而且會連帶傢屬。
另外,秦軍不同等級編制爵位在戰場上,所斬殺的敵人數量達不到規定的數量,所在編制的主將將會受到刑罰的處罰。
在這種嚴苛刑罰規定下,秦軍士兵在戰場上必然拼命殺敵。
秦軍戰力強悍,源於標準化的武器裝備。
商鞅變法,對秦國各方面都做瞭具體細致的規劃。當然,在秦軍裝備上,也非常嚴苛。
秦軍編制陸軍。

秦銳士
秦軍陸軍又分為車兵、步兵和騎兵3個兵種。
車兵配備弓、弩、矛、鉞等兵器,距敵遠時用弓、弩射殺敵人,近戰用矛、鉞等格鬥;車屬徒兵緊隨戰車,與戰車密切配合,互相掩護,並擴大戰果。
步兵又分為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輕裝步兵下穿鎧甲,持弓、弩等兵器,戰時居前排,以弓,弩放箭殺傷遠距離之敵;重裝步兵身著鎧甲,戰時先居輕裝步兵之後,待接近敵人時,以戈、矛、鉞、殳、鈹等長兵器與敵人拼殺。
秦軍騎兵主要配備弓箭與戰刀,秦軍騎兵主要作用不是沖鋒陷陣,而是與車兵、步兵相配合,射殺遠距離之敵。
據目前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秦軍箭頭考證,秦軍的箭頭都是標準化三菱型箭頭,箭頭的各個面標準相差在毫米。由此可見秦軍標準化的武器裝備。

秦軍箭頭
秦軍戰力強悍,源於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以及戰爭動員動力。
秦軍在對外戰爭中的後勤保障能力至今讓很多學者都難以無從考證。
我們從長平之戰秦軍後勤保障說起。
在長平之戰中,秦趙雙方投入兵力超過百萬。目前保守估計秦軍投入長平兵力超過60萬。據“雲夢秦簡”記載,一個秦軍士兵一個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
這樣我們可以合計下,秦趙在長平對峙三載。秦軍遠離本土作戰,從秦國咸陽到長平前線距離就已經超過500公裡。那是在兩千多年,生產力低下,糧食產量不高時期。即使是現在戰爭,動員六十萬軍隊,連續三年,世界多數國傢後勤供應都唯恐難以持續供給。
秦軍戰爭動員動力也是十分強大。
在長平之戰與王翦滅楚之戰中,秦國都是動員超過六十萬的大軍。當時秦國總人口也不過數百萬。由此可見,秦軍強大的戰爭動員潛力。

王翦滅楚問秦始皇要六十萬大軍
貝勒說:秦軍被山東諸國譽為“虎狼之師”,其根源源於商鞅變法的軍功爵位制度。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已經到瞭山窮水盡的地步。軍功爵位制度帶來利益,自然驅使秦國底層百姓在戰場上拼命殺敵。
參考文獻:《史記·卷五·秦本紀》、《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傢》、《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