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為什麼說辛棄疾是“妻管嚴”?“眾裡尋他千百度”尋的是誰?

為什麼說辛棄疾是“妻管嚴”?“眾裡尋他千百度”尋的是誰?

時間:2020-01-31 15:40: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尋的是誰?小編為大傢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辛棄疾是個“妻管嚴”?小美說這個話是負責任的,或許“病”得不嚴重,但多少有一點。詞中之龍之妻名叫范如玉,大將之女,辛棄疾朝中同仁之妹,自她進府後史書沒記載辛棄疾納過多少妾氏,有肯定是有的,但想來也不太重要。不然辛棄疾一生寫瞭數百首詞作,為何從不提她們?

不提妾氏,但辛棄疾在詞作中卻沒少提范如玉。她過大壽,辛棄疾寫《浣溪沙·壽內子》,說對方和自己在一起是“朱顏卻對白髭須”,你雖年近50還是美若天仙,而我卻成瞭糟老頭,這樣的“土味情話”在辛棄疾詞中少見!范如玉不讓辛棄疾喝酒,於是宿醉後的辛棄疾看著窗戶上妻子寫的勸誡字,嚇得趕緊寫瞭首《定風波》解釋,說自己是“劉伶元自有賢妻”。

然而這麼可愛的“妻管嚴”,在婚後卻寫瞭一首《青玉案.元夕》,這首詞是寫給誰?難道除瞭范如玉,詞中之龍心裡還藏瞭一個女人?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詞: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年國學大師王國維一句話就將這首詞捧上瞭天,王先生說成就大學問的人都要經過人生三境,辛棄疾這首詞寫出的就是三境中最高的境界,力壓晏殊“望盡天涯路”和柳永“為伊消得人憔悴”。雖然寫得很高明,但卻有學生問瞭這樣一個問題: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尋的是個男子?為何用“他”不用“她”?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因為南宋時漢字裡還沒有“她”字。“她”字是近代劉半農發明的,為的是把她與“他”區別開來,距今也不過百年歷史。所以由“他”字來判斷辛棄疾尋的是個男子顯然是無稽之談。但這個看上去挺傻的問題,其實是值得咱們深思的。漢語雖沒有“她”字,還有“伊”、“儂”等其它字眼,辛棄疾都不用,再結合辛棄疾的“妻管嚴”屬性,目前對這首詞最好的解釋是:辛棄疾尋的其實是自己。

這首詞寫於辛棄疾35歲左右,當時南宋已搖搖欲墜,強敵來襲,朝廷不思抵禦卻偏安一隅,主戰的辛棄疾心中萬般無奈寫下瞭這首詞。詞的上片元宵節裡,繁花醉東風,煙火齊放,如星如雨般飛舞著。車水馬龍中,簫聲樂聲裡,月色漸西斜,人們歡聲笑語。詞的下片,女子們精心裝扮,笑語盈盈,人群裡辛棄疾看到一個人,他站在燈火闌珊處看著這一切,那是年少時的自己。

想當初20歲不到的辛棄疾由北方南下入宋,一路建功立業,率50多人闖數萬人的敵營,千裡追叛將這些事,他都是幹過的。如今南宋危矣,他卻隻能站著這脂粉氣滿街的鬧市,和眾人一樣醉倒在這虛幻的繁華裡。曾經的自己就站在闌珊燈火下,提醒著他不能沉淪於此,要找回雄心壯志,這才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原因。

淒美、華麗、哀怨、癡狂,交織著,成就瞭這首經典宋詞。可惜上下求索的辛棄疾找回瞭當初的自己,卻仍無用武之地。後半生他一直活在“醉裡挑燈看劍”的悲情中,心中的劍終究成瞭手中的筆,朝廷沒有給他機會,但600餘首詞作卻讓他成瞭詞中之龍。文人之悲,詞壇之幸!這首《青玉案.元夕》是筆者最喜歡的宋詞之一,您喜歡嗎?歡迎討論。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