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是怎麼聲名鵲起的?關於甘羅的傳奇故事!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關於甘羅的傳奇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張愛玲跟我們說出名一定要趕緊,一定要趁早,要不然都不夠快樂,不夠痛快。但是我們先不論快樂與否,大多數人並不能像張愛玲一樣想趁早出名就能趁早出名,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出人頭地。因為想出名是要有足夠的才華作為底蘊的。但是這裡有一位天才年方十二就已經成功完成瞭轟動列國的大事,官職已經到達上卿瞭。他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中國古代的神童甘羅。

甘羅是秦國名將甘茂的孫子。甘茂是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在位時的三朝元老,官至右丞相。甘羅就繼承瞭甘茂優良的基因,從小時候開始就非常聰明,得到瞭許多人的誇贊。爺爺甘茂去世時,甘羅僅僅隻有十二歲,可是那時候他已經是當時秦國最有權勢的人--文信侯呂不韋手下的門客瞭。

當時燕王喜將自己的兒子太子丹送到秦國當人質。秦國打算派張唐到燕國做宰相,以便同燕國一起聯合攻打趙國,擴大秦國自己的疆域。張唐卻一直推脫,不肯去。因為張唐曾經攻打過趙國,趙國人都想殺之而後快。而趙國夾在燕國和秦國之間,也就是說要想去趙國就必須經過燕國,所以他不敢去,害怕趙國人把他截下殺瞭。呂不韋為此愁眉不展,悶悶不樂。此時甘羅站瞭出來說:"臣請行之。"呂不韋哪裡肯信自己都勸不動的人,一個小毛孩子能請動。甘羅當時是這樣說的:"項槖七歲就能當孔子的老師,我已十二歲,你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為什麼不讓我試一下呢?"呂不韋看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很有國士風范,態度從容不迫,講話條理清晰,非常有道理,就同意瞭讓甘羅去試一試。

甘羅找到張唐直截瞭當地問他:"你跟武安君白起的功勞誰大?"張唐說:"武安君一生戎馬,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為秦國奪取瞭大片土地,打敗瞭很多強大的敵人,我這點小小的功勞跟他比自然是差遠瞭。"甘羅又問:"過去的應侯范睢也是丞相,但是他和現在的文信侯比起來誰更勝一籌呢?"張唐說:"自然是文信侯手中的權力更大。"甘羅此時拋出瞭殺手鐧:"應侯想要讓他攻打趙國,白起不肯去,結果剛離開咸陽七裡路就在杜郵被賜死瞭,文信侯讓你去燕國做丞相,你不去,你覺得文信侯會讓你死在哪裡呢?"張唐聽瞭,明白瞭利害關系,知道自己出發去燕國才是惟一的生路,連忙感謝甘羅,自己嚇得趕緊準備出發瞭。

甘羅三言兩語完成瞭一個棘手的難題,足以讓他聲名鵲起,但是表演才剛剛開始。就在甘羅去說服張唐的時候,自己心中已經有瞭全盤的打算。確定瞭張唐已經準備出發瞭以後,甘羅又找到瞭呂不韋,告訴他張唐已經被他說服瞭,但是張唐想要經過趙國還是很危險。所以他想請示一下,想要提前到趙國去為張唐到燕國去掃除一些麻煩。於是呂不韋將甘羅推薦給瞭秦王。秦王聽說甘羅的事跡以後,覺得這個孩子年紀輕輕就大有作為,可以讓他去趙國試一試。

甘羅心中早有打算,找到趙王可不僅僅是要掃清障礙這麼簡單。甘羅找到趙王問:"你聽說燕國派太子丹進入秦國作為質子,秦國張唐要到燕國去擔任丞相的事瞭嗎?"趙王表示聽說瞭。甘羅接著告訴趙王:"我們秦國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加強秦燕兩國的信任,之所以要加強兩國的信任就是要兩國聯合攻打趙國,奪取趙國在河間這一片肥沃的土地。"趙王聽得冷汗直流,忙問如何擺脫困局。甘羅告訴他,"隻要趙國獻出河間五座城池,秦國不動刀兵就達到瞭目的自然不會再跟燕國聯盟瞭,秦國還可以和趙國一同攻打燕國。如果趙國能夠答應這件事情,那麼秦國就會把燕國的太子送回去,張唐也不用到燕國當宰相瞭,秦國與燕國的結盟自然也就廢除瞭。趙王想來想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接受瞭甘羅提供的建議,總共割讓給秦國5座城池。隨後趙國又去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許多座城池,趙王送給瞭秦國其中的11座。

就這樣,甘羅憑借自己的出類拔萃的論辯才能,不費吹灰之力,周旋在各國之間,沒有動用刀柄就為秦國奪取瞭16座城池。秦王也感到非常開心,非常驚訝,認為甘羅是十分難得的人才,於是將他封為瞭在朝中非常顯赫的官職--上卿。與此同時,秦王也將他的爺爺以前還是丞相的時候住過的宅院賞賜給瞭他。甘羅也算是繼承瞭爺爺的意志,成功地成為瞭國傢的棟梁。但是史書中對甘羅以後的人生歷程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記述,我們隻能從流傳的野史中做一些揣測。有人說,他長大瞭以後就像方仲永一樣,沒有特殊的才能,所以被人遺忘瞭。有人說,他年紀太小,在朝廷中的一些鬥爭中落敗瞭,被自己在朝廷中的對手謀害死瞭。有人說他成為上卿以後沒多久,就生病去世瞭,所以史書中對他以後的生平事跡沒有一絲一毫地介紹。當時無論結局是什麼,甘羅已經完成瞭自己榮耀一生的任務,就像是從天際滑落的流星,雖讓隻有一瞬間能夠被人們看到,但是那光輝璀璨的一瞬間,已經讓無數人銘記在心,永遠都不能忘記。

讀起歷史總會感到蕩氣回腸。因為經過時代長河的沖刷,隻有真正的傳奇才能流傳下來,成為我們的英雄故事。像甘羅,十二歲就成就瞭多少人一生都無法完成的偉業。你還是手裡抱著手機玩遊戲看八卦嗎?看看甘羅在十二歲做過什麼吧,可能你會對自己的生活的計劃,自己的工作安排產生一些變化。努力跟奮鬥是一個時代永恒不變的主題,所以做些事情學些東西提升自己吧,努力趕在時代的波峰上,看一看這個精彩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