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秦惠文王殺商鞅真的是想報仇嗎 其實是為瞭手中的權利才對

秦惠文王殺商鞅真的是想報仇嗎 其實是為瞭手中的權利才對

時間:2020-01-31 15:54:0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秦惠文王殺商鞅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大傢都知道秦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統一的國傢,但其實在很早以前的時候,秦國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反而在戰國時是非常弱小的存在,之所以能夠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其實跟戰國時期的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著名的商鞅。

商鞅其實是衛國人,但是由於自己雖然有才能,但是始終得不到眾國的重用,在秦國應聘的時候,雖然可謂是一波三折,但是最終還是被秦孝公委以重任。

但今天所要為大傢講的,其實並不是這兩個人的故事,而是秦孝公的兒子,也就是隨後的秦惠文王,與商鞅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想必大傢也對這兩人,有一定的瞭解,其中最大的事件,就是秦惠文王在繼位後,直接就處死瞭對秦國革新有功的商鞅,並且所使用的刑法,也是相當殘忍車裂之刑,就是用五匹馬在五處不同的方位,拉扯著這個人的頭部,以及腿腳這五個部分,同時讓馬用力往前跑,就是想將受刑的人,活活的給分屍折磨致死。

而秦惠文王之所以,會對秦國的大功臣,使用這樣的刑法,其實是跟他的老師有關。原來商鞅所提倡的,是要依法治國,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隻要是犯有過錯,所要面對的就是法律的制裁。

正是因為這樣,就在商鞅剛推出法令的時候,全國上下幾乎都不遵守。於是商鞅就想著,找一個地位尊貴的人,來進行一場殺雞儆猴,好讓秦國的百姓都能遵守法令。就這樣很不湊巧的是,秦惠文王嬴駟很快就觸犯瞭法令。

可當時的嬴駟早就已經是太子瞭,商鞅對此事也很是為難,畢竟人傢以後可是秦國的君王,如果將他處死瞭,秦國以後必然會大亂。於是在他的思想向後之下,就決定瞭一件事情,那就是開始為此事找借口。

於是他就對外宣稱,太子還是個孩子,肯定對什麼瞭解的不是很清楚,所以總是會出現一點過錯的。但是太子不懂對與錯,跟他的老師有直接的關系,太子做錯就跟他的老師,有很大的關系。

畢竟身為老師所具備的責任,就是要較好自己的弟子,弟子如果犯錯的話,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弟子的老師。就這樣嬴駟的兩位老師,其中一個叫做公孫賈就被處以劓刑。而另一個叫做嬴虔也受到瞭處罰,但由於歷史記錄很少,就沒有進行過詳細記載,隻知其實嬴駟的皇叔。

雖然商鞅的這一舉動,推動瞭法令的有效實施,但是嬴虔因為受罰,就一直跟商鞅作對。最終在法令實施第四年的時候,他再次犯瞭大錯就被施以劓刑。

在秦惠文王繼位以後,嬴虔就開始煽動他,這才最終會將商鞅處死。而秦惠文王之所以會這樣做,就是因為商鞅所實施的變法,已經基本成型瞭,但商鞅的權力也越來越大,說白瞭此事,就是想借機奪回自己的權力,從而不受到任何人的影響!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