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女子為什麼不嫁匈奴人 其中一點最讓人無法接受
還不知道:漢朝女子不嫁匈奴人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匈奴,在秦漢時期簡直就是漢人的噩夢,尤其是鼎盛時期,甚至可以和漢人王朝抗衡,即便是後來實力大損,憑借遊牧民族的機動性,依舊讓漢人王朝頭疼不已,於是在漢朝時期,針對這個狗皮膏藥般的民族,開始采用和親政策!

第一個跟匈奴人和親的是漢元帝,將親女兒嫁過去?當讓不可能,於是便從後宮眾多宮女中選擇,當時後宮宮女很多,受夠皇宮無聊生活的也很多,都想法設法想要出宮,可當聽說要嫁給匈奴人,一個個都不啃聲瞭,隻有王昭君站瞭出來!
為什麼漢朝女子都不願嫁給匈奴人呢?原因有三,其中一點實在無法接受!
原因之一:除瞭華夏族之外,其他民族皆是蠻夷!

在古代,種族觀念是深入人心的,除瞭華夏族,其他民族皆是蠻夷,像南蠻、北狄、西戎和東夷,都是華夏族對周邊民族的蔑稱,而匈奴,作為北方一遊牧民族,當然也不例外!
雖然漢人女子地位相對較低,但讓她們服侍“蠻夷”,打心裡還是抵觸的!
原因之二:匈奴太遠瞭!

在古代,交通不便,在加上和親後的種種原因,可能嫁到匈奴後,一輩子都在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到瞭匈奴地盤上,沒有親人,沒有勢力,隻能任人宰割!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這種地方,誰願意去?
原因之三:匈奴的婚姻習俗,漢人女子實在接受不瞭!
在古代,無論哪個民族,哪個國傢,人口的多寡,都是判定一個民族強弱的重要標志,於是壯大人口,成瞭歷朝歷代統治者最迫切的願望!

漢高祖劉邦,為瞭恢復人口,直接規定,誰傢女兒15歲還沒嫁人,農業稅直接增長5倍,南北朝時期更猛,女子到年齡不嫁人,全傢都要跟著坐牢!
可匈奴人采取的方法太奇葩,哥哥死瞭,肥水不流外人田,寡婦嫂子要嫁給弟弟,弟弟死瞭,寡婦老娘要嫁給自己兒子(非親生),這在極重倫理道德的漢人眼中,如何能接受?

而王昭君嫁到匈奴後,也確實如此,先是嫁給呼韓邪單於,隨後又嫁給呼韓邪單於長子復株雕陶莫皋(非昭君所生),而且還給父子二人都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