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佈被三國第一猛將!是什麼讓呂佈死於非命?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是什麼讓呂佈死於非命?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呂佈,字奉先,五原郡人,因武功蓋世被後人公認為東漢末年第一猛將。呂佈之勇,從那句"人中呂佈,馬中赤兔"可見一斑,可惜的是這麼一個猛將卻在建安三年底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絞死。
作為東漢末年的第一猛將,呂佈本人並沒有如願取得最終的勝利,這其中的原因跟他的性格密不可分。
呂佈之敗,敗得並不可惜,他的性格註定瞭他最終的失敗。反復無常、見利忘義是呂佈性格上的一大缺點,也是呂佈飽受世人詬病的最主要因素。出身於北方邊境的呂佈,秉承瞭當地尚武彪悍的民風。年少時的貧寒,讓呂佈成為瞭一個利益心極強的人。

最初呂佈因為高超的武藝而受到瞭並州刺史丁原的賞識,以"驍武"出仕,深受丁原信任,被丁原收為義子,官至主簿。
後來丁原與董卓一同入朝奉大將軍何進的命令進入洛陽誅殺宦官集團時,董卓想借機除掉丁原,丁原和董卓兩軍對壘之際,呂佈憑其驍勇善戰,殺得董卓落荒而逃。

呂佈之勇令董卓非常佩服,想要將其招攬至旗下。恰逢董卓手下有個部將叫做李肅,此人是呂佈的同鄉,深知呂佈是個"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之人,於是毛遂自薦為董卓當說客。最終李肅用赤兔寶馬的一千兩黃金、數十顆明珠、一條玉帶以及高官厚祿成功地將呂佈招攬至董卓名下。
對於呂佈的跳槽本是無可厚非,但是為瞭一張投名狀,竟然將對自己恩重如山的義父丁原倒戈相向,並改拜董卓為義父。

後來,司徒王允欲除掉董卓,與婢女貂蟬定下"連環計",王允將貂蟬收為義女後,請呂佈來府飲酒,並讓貂蟬為呂佈敬酒,呂佈當時就迷上瞭美若天仙的貂蟬。
王允不失時機地提出願意將貂蟬許配給呂佈為妻,令呂佈欣喜若狂。王允隨後又請董卓來府赴宴,將貂蟬獻於董卓,董卓帶貂蟬回到瞭自己府邸。王允告訴呂佈,說貂蟬已被董卓霸占。
呂佈發誓要把貂蟬從董卓手上奪回,於是趁董卓上朝之際,與貂蟬私會於後花園,不巧被董卓發現,董卓盛怒之下抓起畫戟朝呂佈刺去,呂佈逃脫。

隨後,呂佈與王允合謀,親手殺死瞭董卓。兩次的見利忘義、背信棄義讓呂佈成為世人眼中的"三姓傢奴",用陳壽的話講:"呂佈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正是因為這點,讓一向愛才的曹操下定決心絞死呂佈。
賞罰不明、忠奸不分是呂佈性格上的一個缺陷,陳登在陶謙主政徐州時官居典農校尉,在陶謙死後擁戴劉備主政徐州,呂佈占領徐州以後,陳登在名義上歸屬呂佈,但對呂佈深惡痛絕。

為瞭取得呂佈的信任,陳登先是向呂佈獻破袁術之計(因此時袁術兵分七路來侵犯),呂佈待陳登為上賓,命陳登協助張遼守小沛。隨後陳登又擇機去曹操處獻破呂佈之計,曹操依計而行,打敗呂佈,在呂佈敗逃小沛城下之時,陳登拒不開城,並在城上大罵呂佈,將小沛獻給曹操,陳登也因此被曹操封為廣陵太守。

不善用人、一意孤行是呂佈性格上的另一個缺陷,曾幾何時呂佈麾下也是人才濟濟,謀士陳宮足智多謀,高順、張遼等皆是一代勇將。
高順在呂佈旗下的經歷就是深刻的教訓,史料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直屬部下近千人,高順之兵訓練有素,軍紀嚴明,裝備精良,作戰勇猛,兩軍對壘之際,高順率領部下攻擊敵方陣營,往往是攻無不克,故被稱為"陷陣營"。後來更是於叛亂之中救下瞭呂佈,可惜的是這樣的表現依舊得不到呂佈的重用,為瞭提攜自傢親戚魏續,逼高順的"陷陣營"交給魏續。

因為藝高人膽大,呂佈一向就自視甚高,在與曹操對陣之時,更是說出瞭:"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這種孤傲、自負的性格助長瞭呂佈這種目中無人、舍我其誰的傲氣,為天下群雄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