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龜婿”最早出現在哪裡?李商隱為什麼將丈夫稱為“金龜婿”?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李商隱為什麼將丈夫稱為“金龜婿”?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前幾天回答瞭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為何把女婿叫做“金龜婿”?
前言
金龜婿,似乎最早出現在李商隱的詩中,他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寫到:
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這首詩與“悔教夫婿覓封侯”異曲同工。詩中的“金龜婿”是指作瞭高官的丈夫。
“金龜”的稱呼來自於唐朝的“魚袋制度”。在唐朝,魚符是官員的憑證,在唐以前常見的是虎符,唐朝改為魚符。
女皇武則天執政時,內外官所佩的魚符被她改為瞭龜符,由此出現瞭金龜婿之說。武則天為什麼要把魚改成龜呢?
先要從早期的虎符說起。

一、秦漢的虎符
虎符出現於春秋時期,有青銅、金、玉、竹等材料制成。君主發給地方官或駐軍首領作為調兵憑證 。虎符分為兩半,一半由君主持有,一半由地方官或軍隊首領持有,虎符背面刻有銘文, 調兵譴將時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盜出魏王的半個虎符,解瞭趙國邯鄲之圍
“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史記》
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制虎符現今還有4件,都是秦國的虎符。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還收藏瞭一件春秋時期的金虎符。另外,戰國時期虎符還收藏有玉制的虎符和銅鎏金的虎符。

唐朝的岑參曾經有詩《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劉邦當年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唐代宗任命張獻誠為山南西道節度使、梁州刺史、加檢校工部尚書。
岑生把張尚書比作瞭漢朝大將韓信,因此說“手把銅虎符”,其實唐朝已經不用虎符瞭。

二、唐朝把虎改成兔子和魚
到瞭唐朝,虎符變成瞭魚符。
原因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叫做李虎。李淵為瞭避其祖李虎名諱,廢止瞭虎符。唐朝張鷟的《朝野僉載》記載:
漢發兵用銅虎符。及唐初,為銀兔符,以兔子為符瑞故也。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以珮之。
《新唐書·高祖紀》中也說到:"辛巳,停竹使符,班銀菟符。"。
據說漢朝發兵用銅虎符,其馀的征調用竹符。李淵廢止瞭虎符、竹使符以後,因為兔子比較吉祥,於是改為瞭兔符。
宋朝的范成大在《送郭明復寺丞守蜀州》中使用過兔符的典故:
勿輕銀兔符,傾倒金貂蟬。唐安君昔遊,百萬蠲逋錢。
後來李淵又覺得鯉魚好,和“李”諧音,於是改為瞭"魚符":
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銅魚符以珮之。《朝野僉載》
魚符根據作用的不同,所用的材料也有一些區別,《舊唐書》與《唐六典》等均有記載 :
一曰銅魚符,所以起軍旅,易守長。二曰傳符,所以給郵驛,通制命。三曰隨身魚符,所以明貴賤,應征召。四曰木契,所以重鎮守,慎出納。五曰旌節,所以委良能,假賞罰。魚符之制,王畿之內,左三右一;王畿之外,左五右一。 左者在內,右者在外。隨身魚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佩以為飾。《舊唐書》 志第二十三 職官二
軍旅傳令用銅魚符,而且不僅僅一分兩半,有的4份,有的5份;隨身魚符中,太子是玉魚符,親王是金魚符,官員是銅魚符。

三、武則天為什麼改魚符為龜符?
詩仙李白曾經寫過兩首詩紀念賀知章,《對酒憶賀監其一(並序)》:
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後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詩序言中寫到賀知章”解金龜換酒為樂“,這個金龜是怎麼回事呢?
《朝野僉載》記載:
至偽周,武姓也,玄武,龜也,又以銅為龜符。
武則天建立武周,因為玄武代表龜,所以又把“龜符”改為瞭“以銅為龜符。”
根據《舊唐書·(車)輿服志》 記錄:
天授二年,改佩魚皆為龜。
據《資治通鑒》記載,武則天在位20年用瞭17個年號, 天授是第四個年號。在天授二年(一共就兩年)時,武則天下令把“龜符”改為瞭“龜符。”
鯉魚,代表李姓,龜,即玄武,代表武姓,可以看出武則天的意圖就是“以武代李”。
神龍政變以後,武則天退位,即位的唐中宗馬上又恢復瞭“龜符”,於是“龜符”成瞭歷史上的而一個插曲。
李白見到賀知章的時候,唐朝的官員已經改回用魚符瞭,這個金龜僅僅是賀知章自己的一種佩飾。

四、無端嫁的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唐高宗給五品以上官員配隨身魚銀袋,三品以上配金飾袋。
到瞭武則天時期,改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三品以上官員的龜袋飾以金,四品飾以銀,五品飾以銅。
因此所謂的金龜婿,就是三品以上可以佩金龜袋的高官 。
李商隱詩中說:
無端嫁的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唐朝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每日參加早朝 :
“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禦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參” 《唐六典》
每月的初一、十五,九品以上都參加早朝,平日裡參加早朝的就是“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禦史、太常博士”。
能夠天天上早朝,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很多官員終其一生也混不到三品大員,能嫁給三品大員應該是很幸運瞭。這個女子還要抱怨老公上班太早,是不是也太矯情瞭呢?
到宋代時,表明身份的隨身符不再使用魚符,隻佩帶一魚袋,在袋上用金、銀裝飾成一個魚形,系在身後。所以有"唐以袋貯魚,宋以魚飾袋"之說。明清廢除瞭佩魚,改成瞭腰牌(牙牌),今天咱們用工作證、指紋,更先進的就改為刷臉瞭。

結束語
至於李商隱的這首詩,也有人解讀這是李商隱的自喻,他娶瞭高官的女兒,卻陷於牛李兩派之爭,結果耽誤瞭自己的前程。
無論李商隱想表達什麼意思,總之金龜婿這個詞流傳瞭下來。
不過,古人的金龜婿實在太過於高貴,今天我們用這個詞就隨便多瞭。
需要註意的是,金龜婿不是指女婿(丈夫)出身於豪門,而是這女婿自己就是豪門,否則哪裡有資格“辜負香衾事早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