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的衛傢作為最有權勢的傢族 為什麼在衛青死後遭受巨大打擊
還不知道:漢武帝殺衛青傢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漢武帝時期,衛傢絕對是最有權勢的傢族,而衛傢的支柱無疑就是朝廷中的衛青,但是為什麼在衛青死後,衛傢卻被遭受極大的打擊呢?
《史記》中記載著西漢的兩個婦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卻隻用“媼”來稱呼他們,一個就是劉媼,她就是因為生育一兒子被記載,那就是劉邦,成為瞭西漢的開國皇帝。
剩下一個就是衛媼,她卻隻因為嫁給一個不知姓名的衛姓男子,但她生下的三女一子,分別是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而她還和一個姓鄭的小吏偷情,有瞭私生子,就是衛青,而後的衛廣和衛步也是她所生,但是其父不詳,三人皆冒姓衛,所以她的子女們卻影響瞭大漢王朝近百年,也讓衛傢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傢族。

衛傢當時隻是做下人,而衛子夫的生父早逝,而衛媼在平陽侯傢做下人,而她的孩子也分別在平陽侯傢做下人和歌姬等,命運並不是很好,但是一個幸運的機會讓漢武帝看到瞭年輕美貌的衛子夫,於是衛子夫順勢成為瞭皇帝寵幸的女人,衛傢也開始瞭自己的輝煌之路。
衛青,因為生活的艱苦被送到生父鄭季的傢中,但是卻被鄭季當奴隸一樣虐待,不願再被奴役,於是跑回平陽公主傢,坐起平陽公主的騎奴,姐姐衛子夫因為懷有龍種,被陳皇後嫉妒,禍及傢人,衛青就是第一個目標,但是衛青卻因禍得福,被漢武帝賞識,從而被任命為建章監、侍中,開始自己的仕途,之後十年的時間裡,衛青常隨自己的姐夫漢武帝左右,並一起聽聞朝政,衛青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深得漢武帝重用。
攻打匈奴,功成名就

經常在漢武帝身邊的衛青,深知匈奴是漢武帝的一大心病,而衛青也經常與漢武帝討論如何針對匈奴,於是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直指上谷,於是漢武帝兵分四路出擊匈奴,而衛青就是其中一路,最終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大勝匈奴,並俘虜700人,而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漢武帝看到衛青勝利,大喜,封衛青為關內侯,並且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瞭良好的人心基礎。
之後的衛青更是多次出擊匈奴,並取得大勝,官至大將軍,所有兒子全部封侯,此時衛青最小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最著名的漠北之戰更是擊潰瞭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漸向西北遷徙,之後十幾年的再無力南下,而漢武帝最後為衛青和霍去病加封大司馬,衛青也再受封長平侯。此時的衛傢權勢達到鼎盛。

到底有多鼎盛呢?我們來一起捋一捋。
衛青: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妻子:平陽公主(漢武帝的姐姐),三個兒子皆為候。
衛子夫:皇後。兒子:劉據,最初的太子。並生四位公主。
衛長君:衛傢長子,官至侍中。
衛步:衛傢三子,記載不多。
衛廣:衛傢四子,官至中郎將。
衛君孺:衛傢長女,嫁給太仆公孫賀為妻,兒子公孫敬聲也同父親一樣位於公卿之位。
衛少兒:衛傢次女,嫁給西漢開國功臣陳平之後陳掌,但與人私通生下霍去病。

霍去病:大司馬、驃騎將軍,衛青的外甥,霍光的哥哥。
還有很多衛傢的關系,這裡就不一一列舉瞭,但是從衛傢這幾個人可以看出,當時的朝中確實衛傢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衛青的地位更是高,即使在衛子夫年老失寵之後,衛青依然是漢武帝倚仗的人。

但這一切都在衛青去世後改變瞭,衛傢的頂梁柱倒瞭,而衛子夫也不再得寵,太子劉據的位置開始變得危機重重,很多人開始在漢武帝面前陷害劉據,從而打壓衛傢勢力,此時年邁的漢武帝也害怕外戚勢力過大,像竇太後當年那樣,於是開始打壓衛傢,首先目標衛青的長子衛伉因為小事免侯,並被發配邊疆,之後的權力鬥爭更是激烈。
公元前92年,這一年的政治風波更是嚴重,丞相公孫賀與衛君孺的長子、時任太仆的公孫敬聲,擅自挪用軍費1900萬錢。 但是這事情 的真假不知,但為瞭保住公孫敬聲,公孫賀求情漢武帝,並願意捉拿長安的江洋大盜朱世安,從而將功贖過,漢武帝答應,但是這件事卻“巫蠱之禍”拉開瞭序幕。

朱世安被抓,但是他卻說:“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且在馳道上埋藏人偶詛咒陛下。”此時晚年的漢武帝對巫蠱之事異常敏感,最終公孫賀父子二人全部下獄,在獄中被殺,而衛子夫的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和衛青的長子衛伉皆因此事而死,衛傢勢力得到嚴重打擊。
此時的漢武帝聽信他人之話,最終導致漢武帝決定處死太子,太子反抗,最終雙方大戰五天,太子兵敗,而衛子夫聽說此事,傷心自殺,而漢武帝下旨:凡隨太子出征者皆被處死。太子劉據戰敗之後,雖逃脫藏身但最終泄露自縊而死。衛傢所有勢力接受牽連,唯有霍傢得以幸免。

衛傢,為西漢王朝做出瞭極大的功績,正因為有瞭衛子夫的入宮受寵,才使得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得以施展卓越的軍事才能,為西漢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貢獻瞭不可磨滅的軍功。因此,衛傢對漢朝是有功勞的,其傢族的影響也是不能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