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到底是誰擊敗瞭項羽?韓信背後另有其人!

到底是誰擊敗瞭項羽?韓信背後另有其人!

時間:2020-02-04 11:34: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到底是誰擊敗瞭項羽?下面小編為大傢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項羽這輩子隻有一個對手,那就是後來出道的韓信。我甚至認為項羽這輩子是沒有對手的,因為韓信在項羽公司實習瞭一段時間,瞭解瞭項羽的作戰方式以後,這才想出瞭對付項羽的辦法。

否則這天下還真的找不到一個可以跟項羽相抗衡的對手,劉邦那就不要提瞭,他雖然也是猛將,帶兵打仗水平很高,可是他跟項羽不是一個檔次的。

項羽屬於戰無不勝的戰神,韓信勉強可以跟他相抗衡,而劉邦絕對不是項羽的對手。所以我們提到項羽的對手時,第一時間想到的,當然是韓信,而不是劉邦。

01彭城之戰中,劉邦敗瞭個徹徹底底。

項羽分封諸侯以後,天下並沒有平靜。各路諸侯為瞭爭奪地盤依舊你爭我奪。當項羽忙於平定齊國和趙國戰亂的時候,劉邦已經偷摸著奪取瞭關中地區。

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馀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馀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史記》

這個時候對項羽非常不利,因為劉邦奪取關中後,聯絡上瞭各路諸侯打算跟項羽過不去。終於他集結瞭5路人馬56萬大軍,朝著楚國撲面而來。

如此大的陣仗,很顯然是要一舉滅亡楚國瞭。可是項羽這個時候並不在彭城,他得到消息的時候,劉邦已經打下瞭彭城,在楚國的都城裡分贓呢。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的項羽,自己帶著三萬騎兵,快馬直奔彭城而來。結果劉邦的56萬大軍壓根就不堪一擊,被項羽殺掉十多萬之多。剩下的兵馬也望風而逃,落水淹死的也有十多萬之多。

56萬大軍頃刻間,被項羽3萬人馬擊敗,可見項羽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驚人的。這一戰的直接後果是,之前投靠劉邦的諸侯,幾乎全部倒戈,重新投靠瞭項羽。

劉邦幾乎是到瞭生死邊緣,要不是項羽念及舊日的感情,重新跟劉邦和談的話,可能劉邦的小命就這麼終結瞭。劉邦把兒女踹下馬車也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接近20倍的兵馬,都無法戰勝項羽,可見劉邦壓根就不是項羽的對手。彭城之戰,差點就改寫瞭歷史。劉邦最幸運的地方是,他此前已經將一部分兵馬交給瞭韓信,所以他並不是全軍覆沒。

有韓信作為堅強的後盾,劉邦在後來這才有瞭卷土重來的機會。所以說單靠劉邦的話,項羽早就一統天下瞭。

02垓下之戰中,劉邦差點被打回原形。

簽訂瞭協議以後,劉邦和項羽本該和平相處。但是不死心的劉邦,再次撕毀盟約,開始討伐沒有防備的項羽。

想要背棄盟約,你必須要有一定的資本才行,很顯然劉邦並沒有這方面的資本。因為劉邦這邊最重要的兩位將領沒有出現,那就是韓信和彭越。

是時,漢還定三秦。項羽聞漢王皆已並關中,且東,齊、趙叛之: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彭越敗蕭公角等。漢使張良徇韓,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王曰:“齊欲與趙並滅楚。”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史記》

結果當然就比較殘酷瞭,項羽反身就給瞭劉邦一個耳光,將劉邦逼到瞭死角之中。這一回項羽再也不可能原諒劉邦這個不講信義的人。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外力相助的話,劉邦還是會死翹翹。不過他運氣到底還是不錯,當時正在平定齊國的韓信還算有點良心。

韓信以出兵為籌碼,希望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可是不答應就被逼死瞭,所以劉邦索性就封韓信為真的齊王。

得到齊王的封賞以後,韓信就跟打瞭雞血一樣,帶兵直奔項羽的老巢彭城而去。韓信相繼占領瞭楚國大部分土地以後,從項羽的背後發動瞭進攻。

與此同時梁王彭越也沒閑著,他也開始出兵支持劉邦,三路大軍合力將項羽逼退。與此同時蕭何又發動十萬關中兵馬支援劉邦,這麼多人一起出發,接近60萬大軍的實力,這才將項羽逼到瞭垓下。

而項羽當時是什麼狀況呢?他的軍隊一直在外作戰,後方被韓信占領後,供給鏈已經中斷瞭,所以項羽所帶領的是一支非常疲憊且沒有糧草的軍隊。

劉邦以如此龐大的軍隊,獲得瞭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其實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至少在戰術上沒有任何驕傲的地方。

03項羽輸在瞭優柔寡斷,劉邦贏在瞭不講信用。

項羽在戰術上,不會輸給任何人,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就算是韓信,也不是項羽的對手。不過項羽的情商的確不是很高,這是他的致命傷。

沛公旦日從百馀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史記》

項羽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一統天下,可是因為他的優柔寡斷,全都給錯過瞭,實在是非常可惜。

首先,在鴻門宴上,項羽一直都有機會把劉邦給斬殺瞭。當時能跟項羽奪取天下的,隻有劉邦瞭。所以殺掉劉邦,等於就是消除瞭後顧之憂,可惜項羽沒有這麼做。

其次,在入主關中以後,項羽本可以在這裡定都,建立自己的帝國。當時項羽擊敗瞭秦國主力章邯,聲威達到瞭巔峰,誰也不敢與之爭鋒,所以他能夠稱帝一點也不奇怪。不過項羽選擇定都彭城,而且隻稱霸王不做皇帝。

再者,在簽訂鴻溝協議之前,項羽擊敗瞭劉邦56萬大軍,已經取得瞭戰場上的絕對優勢。他如果肯一鼓作氣消滅劉邦,依舊可以一統天下,但是他選擇和談,給後來的戰敗,留下瞭無法彌補的遺憾。

當項羽錯過瞭這幾次可以一統天下的機會後,劉邦再也沒有給他任何機會。劉邦是一個不講信用的人,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項羽性格上的弱點求生。但是但凡他抓到一點機會,絕對不會放過項羽。

總結:劉邦懂得人性的弱點,而項羽韓信終究隻是武夫。

項羽和韓信無疑是戰場上非常優秀的將帥,他們攻必克戰必果,的確是很出色的人才。隻不過他們跟劉邦比起來,又不是一個檔次的瞭。

劉邦在戰術和戰略上的確不是他們倆的對手,可是劉邦懂得人性,他懂得利用人性的弱點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不管是項羽還是韓信,都無法在最後戰勝劉邦,最重要的一點也在於此。項羽的優柔寡斷,韓信的顧念舊情,這都是他們性格中的弱點。

劉邦恰好就看到瞭這些弱點,所以針對不同的人,對癥下藥,最終將這兩位戰神全都給收入囊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