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喜歡微服私訪 他們如何證明自己就是皇帝的
對皇帝私訪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古裝劇一直是一種流行文化。從我們熟悉的古裝劇來看,皇帝的微服私訪是經常發生。這是將故事推向高潮的演繹方式。 說到古代皇帝,這其實很有趣。一些皇帝喜歡秘密進行頻繁的私人訪問。然而,他們到處旅遊。有時會有事故甚至危險。在困難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會顯示自己的身份。然而,在古代沒有身份證,那麼萬一遇到危險,皇帝如何證明自己是皇帝呢?你說的時候不要相信!

我們在電視劇或電影裡會常看見一些皇帝微服私訪,探查民情,就比如《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電視即是描述康熙在微服私訪時,探訪民情等的種種見聞。但是電視劇中演的巡遊,大多都不太真實。
實際上,即便是皇帝也是不能夠隨隨便便出宮的。據史書《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的確是歷史上到地方上巡察次數最多的皇帝之一。但是,皇帝出宮一般都是去巡遊、征戰或者是狩獵。在巡遊時,大抵都會先傳令所經各地的巡撫或者督撫之類的官員,讓他們提前打掃街道,並且皇帝要路過的地方,都要把百姓驅逐,店鋪都要暫時的關閉。在康熙南巡圖中,也可以看出皇帝南巡時路過的街道兩邊平民居住的胡同和房屋店鋪都是用青佈遮擋住的。
皇帝外出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祭壇祭祀,這一般就是帶著大批人馬去巡遊的,不太好叫做“微服私訪”,就比如說秦始皇那種巡遊方式,那就不用證明什麼瞭,一看就知道是皇帝瞭。

但有史料記載的,如秦始皇,漢武帝,漢成帝,晉明帝,唐高祖,唐中宗,唐宣宗,宋太祖,遼穆宗,明太祖,明武宗以及清同治帝等,都曾經微服私訪過。但是,他們之間有的微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體察民情或者是為民解憂,而是為瞭尋歡作樂。
就例如,漢成帝劉驁便經常微服私訪,在一次他私訪青樓時,意外見到樂女趙飛燕後,大為歡喜,便召入宮,封為婕妤,之後更是廢瞭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而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微服私訪也並非沒有任何的好處,微服私訪的最主要用處就是可以下到基層,並聽取普通大眾的話語,可以和百姓拉近距離,畢竟民間疾苦往往都是最底層才會體現的。

但是,民間的很多地方都是很亂的,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做到微服出巡的皇帝,也曾遇到過威脅。秦始皇相信大傢都是很瞭解的,除瞭做事比較殘暴之外,也算是一位很有謀略的君王,而歷史上記載,當時的秦始皇曾前赴咸陽城微服出巡,當時他的身邊並沒有帶一大隊軍馬,而隻是帶著信得過的四個隨從,而為瞭不被發現,他們四人便打扮成普通人傢的公子模樣,沒想到的是,秦始皇真的遇上瞭盜賊,好在秦始皇身邊的隨從雖然人少,但是武功高強,直接打跑瞭盜賊,可以說是有驚無險。
而古代在各方面,都不像現在這般發達,所以皇帝的模樣是許多的普通人,甚至是職位較低的官員都不知道的,又不像是現在的人們可以在電視和網絡中看到,那麼,如果皇帝想要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就是皇帝,他要怎麼證明呢?

理論上來說,多數的帝王都隻會想著怎麼隱藏自己的身份,盡量不要引起太多的註意,這也是為瞭防止有人行刺。
但是,如果皇帝有命令要下達,這就要讓那些官員知道他的身份瞭。
怎麼證明?
首先,在古代,黃色就是權利的象征,隻有皇傢的人才配使用這個顏色。一般在民間,除瞭出殯灑的紙錢以及道士畫的符咒,一般還真見不到別的黃色的制品。所以,在民間一件做工精致的正黃色龍袍,是可以表示身份的高貴的,起碼官員見到穿龍袍的人還真不敢輕舉妄動。

或許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些可以有人假冒,要知道的是,在封建社會假冒皇帝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最後的辦法,就是拿出皇帝專屬的物件瞭,比如玉璽。皇帝的印璽都用是上好的和田玉以及其他珍貴玉石所雕刻而成的,其中乾隆皇帝的田黃三鏈章更是其中佼佼者。而在古代信息傳遞不便時,人們更是認璽不認人。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