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劉恒的皇位是撿來的!有誰知道他登帝之前的難處?
有誰知道他登帝之前的難處?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說起漢文帝劉恒,可能大傢不是很清楚他是誰,但如果說起“文景之治”這個詞,大傢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他呀,這才把劉恒和“文景之治”對應起來。為什麼大傢會熟悉“文景之治”這個詞,理由很簡單,中國自秦朝以來,皇帝多的數不勝數,但是被稱為盛世的,卻隻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開元之治、康乾盛世等寥寥幾個皇帝才做得到。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可是奇怪的是,他卻是西漢的第五個皇帝,這可真夠亂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請各位看官和我一起慢慢的欣賞。

漢文帝劉恒
一、艱難隱忍做皇子
公元前203年,劉恒出生在大漢的國都長安,他的母親叫薄姬,原是項羽部將魏豹的妻子,項羽戰敗後,魏豹歸順瞭劉邦,沒過多久,由於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魏豹便起兵造反。各位想想看,項羽那麼牛逼的人物都幹不過劉邦,何況是這個不怎麼出名的戰將,很自然地,就被鎮壓瞭。他死瞭不要緊,卻連累瞭自己的妻妾,被當作奴仆送入宮中幹雜役。
一個偶然的機會,薄姬被劉邦看到瞭:呦呵,這小娘子還挺帶勁。也不知道古代怎麼那麼多口味重的人,他和曹操差不多,見瞭別人的老婆走不動,看到薄姬那麼的楚楚動人,就把她收入瞭後宮,於是劉恒就出生瞭。可自從生下劉恒之後,估計是劉邦新鮮感過去瞭,就慢慢地冷落瞭薄姬。宮中的生活是非常的勢利的,薄姬沒有瞭劉邦的寵愛,在後宮成長的劉恒自然從小沒有什麼存在感,因此在宮裡養成瞭隱忍的性格,他識得宮中的疾苦,也能認清自己的處境,7歲之前,劉恒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的成長。
很幸運的是,到瞭公元前196年,七歲的劉恒被劉邦立為代王,都城在晉陽。為什麼說幸運,因為劉恒封王第二年劉邦就死瞭,封王封的就是這麼及時。又因為薄姬在宮中飽受冷落,沒有什麼存在感,千古一後呂雉大魔女也沒有心思禍害她娘倆,於是乎,八歲的劉恒平安的到瞭封地晉陽。多不容易啊,作為一個皇子,前有大帝劉邦,後有魔後呂雉,能幸福得活下來,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就因他離開瞭宮廷,才避開宮廷的腥風血雨,這才有瞭當皇帝的契機。

漢文帝劉恒
二、呂後弄權亂朝綱
劉恒雖然是皇子,但是幼時在宮中嘗盡瞭人情冷暖,所以他也明白老百姓的疾苦。到瞭晉陽後,大臣子的輔佐下,他采取鼓勵農桑、與民生息的舉措,封地的發展開始好轉,成年後的劉恒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他謙恭節儉,做到瞭一個王子能做到的一切,經過十五年的發展,使得封地的實力大大增強,老百姓也過得十分富足,一片祥和的大好景像。可在另一邊,長安的宮廷裡,卻是一片刀光劍影,處處呈現出驚心動魄的慘劇。
人一旦嘗到瞭權力的好處,就再也回不到原來的模樣,男人如此,女人更是如此。在劉邦去世後,呂後掌控瞭宮廷的大權,他的兒子劉盈繼位後,看不慣呂後的做派,又無法與她抗爭,僅僅當瞭七年傀儡皇帝,便憂鬱而死。親生兒子都是這個下場,不是親生的兒子就更不用提瞭,大漢第三位皇帝,是一個宮女所生,名字叫劉恭,隻在位四年,就被呂後囚禁殺掉。第四位立的是常山王劉義為帝,他更是個皇位上的擺設,呂後就他幹啥就幹啥,劉義想,反正自己說瞭又不算,還不如做個應聲蟲,瀟灑的過幾年。就這樣,呂後掌握瞭朝中的大權,為瞭防止劉邦的其它兒子當皇帝,他還害死瞭劉邦兒子中的老三、老五、老六,老大僅以身幸免。
在迫害居住在長安皇子的同時,呂雉聽說劉恒在封地過得不錯,就想出主意害他,要封劉恒為趙王。劉恒多聰明呀,你個老妖婆就別作孽瞭,我可不敢答應,他非常小心謹慎,怎麼也不肯接受呂雉的冊封,呂雉一看這小子沒出息,就不再為難他,劉恒從而淡出瞭呂後的視線。但凡有條件,劉恒肯定會說:不是我不想當趙王,可我實在不敢呀。在呂後專權的十幾年間,她給自己的親族弟子大封爵位,先後有十幾人當瞭王侯,也掌握瞭實權。

二十四孝之漢文帝親嘗湯藥
三、幸運得以繼大統
公元前180年,中國第一個實質上的女皇呂後去世,她一死,朱虛侯劉章、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就發動兵變,把呂後的親族連拔起,終於滅掉瞭呂氏集團。
呂後死瞭,大漢的江山得有正統的人繼承才行,現在在位的這個皇帝不行啊。於是就在劉邦的兒子中找,可劉邦的兒子現如今隻剩下瞭老四劉恒和老七劉長,大傢都聽說劉恒在封國幹的不錯,人品又好,為人又低調,年齡又排在前面,母親剛好也沒有親族可以幹政,啥條件都符合,所以也別挑三揀四瞭,就他瞭。就這樣,皇位幸運降臨在瞭劉恒的頭上。
當朝廷派來的使者把消息告訴劉恒之後,小心謹慎慣的劉恒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立即召集下屬商議。經過多人協商,又是分析、又是占卜,還是不放心,最後劉恒派瞭舅舅先去打前站,自己隨後觀望情況。等確定瞭這是朝中全體大臣們的意見,劉恒撲通撲通的小心臟才算是恢復瞭正常。他經過三推六辭之後,終於順利的當上瞭皇帝。其實也別怪劉恒小心,在呂後十幾年廢立幾個皇帝的淫威之後,又面臨這麼復雜的時局形勢,任誰都不敢輕易地表露心意。
他的冷靜,他的沉著,他繼位後的雷厲風行,都顯露出劉恒過人的手段和心智。他先是派心腹接掌瞭皇宮、京城,從而保障瞭人身安全,然後對功臣加封,使得帝位得到鞏固,他即嚴格又寬容,得到瞭大臣們的忠心擁護。
劉恒繼位後,有瞭封地的治理經驗,對於治國也是輕車熟路,最關鍵的是他在登上皇位之後,並沒有迷失在權力的遊戲之中,他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於是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出現瞭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開啟瞭西漢走向強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