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裡的第一奸臣,蔡京怎麼當上宰相的?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蔡京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水滸傳》中有三大反派,也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三大奸臣,他們是:蔡京、童貫和高俅。其中,與逼林沖上梁山、教禁軍做手工、陪皇帝踢足球的高俅相比,蔡京、童貫的名聲似乎更臭一些,民間曾有一句童謠,譏諷這二位:“打破筒(童貫) ,潑瞭菜(蔡京) ,便是人間好世界。”
而如果拿童貫跟蔡京相比,又是小巫見大巫瞭。在《水滸傳》中,說蔡京是北宋奸臣裡面的第二名,沒人敢認第一。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蔡京,到底是何種貨色?他如此之奸,為何還能被宋徽宗如此寵信,四次出任宋朝宰相呢?

蔡京,福建仙遊人,小時候學習特別好,年紀輕輕就中瞭進士,其書法也堪稱是北宋一流。北宋有書法四大傢:“蘇、黃、米、蔡”,其中“蔡”原本指的就是蔡京,不過後來世人嫌他名聲太臭,用蔡襄代替瞭他。
有個故事,說是蔡京最初在開封做京官的時候,衙門裡有個小子對他十分殷勤,拿著一個白絹團扇給他扇風解暑。蔡京看他有眼力價,一時技癢,便拿著筆在他的團扇上寫瞭首唐詩。結果,第二天上班,看這個小子突然換上瞭身嶄新的行頭,笑嘻嘻的跟蔡京問好。
蔡京一問才得知,這小子把團扇一賣,換瞭兩萬錢,而那位大手筆的買主,正是當年的端王趙佶,後來的宋徽宗。
後來宋徽宗當瞭皇帝,蔡京做瞭宰相,二人回憶起這件事,竟成瞭美談。時過境遷,宋徽宗甚至還收藏著蔡京題字的那把扇子,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大師的宋徽宗,對蔡京的字是多麼的著迷。
投其所好,也是蔡京發跡的最大秘密。宋徽宗愛好古玩字畫,曾派出童貫到處搜羅。而當時蔡京正在杭州,剛剛被貶瞭官。而得知消息的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立即就去拜見童貫,把自己珍藏的字畫全部送出。從此,蔡京依靠童貫的牽線搭橋,開始平步青雲,連升三級,直接官居北宋宰相。
蔡京發跡的第二大秘密,則是他的能力。有人瞧不起蔡京這樣的奸臣,認為這種人隻知道阿諛逢迎,啥本事都沒有,其實此言差矣。奸臣之所以受寵,還得能辦事、辦成事。如果皇帝交代的事情都辦不好,何以能在皇帝心中有分量。在蔡京的主持下,宋朝進行瞭財政改革,刺激瞭經濟發展,稅收收入達到瞭以前的數倍,而且總人口也突破瞭一個億,宋朝又迎來一個繁榮時期。
可是,既然在宋徽宗、蔡京這對奇葩手裡,北宋又達到瞭一個頂峰,為何卻在不久的1127年,北宋王朝竟戛然而止,被金國所滅呢?
這是因為,增加的稅收沒用在正確的地方,北宋的國防沒有加強,老百姓的日子沒有好過,但宋徽宗君臣的生活卻越來越奢靡。
據說,當年宋徽宗第一次來到蔡京傢裡的時候,竟被他的傢庭裝修給震撼到瞭。蔡京的傢,居然比皇帝還要窮奢極欲,完全超乎瞭宋徽宗的想象。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皇帝,肯定要對這樣的臣子明正典刑,甚至要殺頭以謝天下。可人傢宋徽宗沒有,他不但不生氣,反而想跟蔡京比一比:咱們倆到底誰更奢華?

在宋朝,臣子之間有非常好的制衡關系,而蔡京因為自己的為所欲為,也多次遭到瞭言官們的彈劾。宋徽宗礙於祖制,曾四次將蔡京罷相,可每次沒過多久,宋徽宗又找諸多借口把他給召瞭回來。
宋欽宗繼位後,蔡京再次被罷相,並貶到瞭廣東。而蔡京走到湖南長沙時,竟被活活餓死。原來,老百姓聽說是蔡京來瞭,既不打也不罵,隻是一粒糧食也不賣給他。當年天天山珍海味、玉盤珍饈的大宋宰相,最終落得這般境地。而他的老搭檔宋徽宗,也在北宋滅亡後,死在瞭遙遠的五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