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這個生妻到底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寡婦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俗語在我們的社會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它雖然不像詩詞歌賦那麼富有韻律,但卻飽含瞭老百姓們的生活智慧,都是老祖宗們一句一字的積累下來的,所以其中的生活智慧是非常值得我們反復咀嚼的。
但是有一些俗語並不能用現代的眼光來看,而是要結合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去仔細分析當時的俗語為什麼要這麼寫,比如說今天的這句“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一下子看起來可能充滿瞭對女性的貶低意味,但如果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來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為什麼寡婦可以娶?古代社會的寡婦多嗎?
寡婦這個詞語的意思大傢都很好理解,所指的就是那些嫁給瞭自己的丈夫之後,自己的丈夫卻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喪生,那麼這個留下來的女人就成為瞭一個寡婦,一般來說日子是比較艱難的。
古時候的社會戰亂頻發,國傢的人口又不像現在這麼稠密,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征兵是一個導致女性成為寡婦的重要原因。
朝廷征起兵來可是不講道理的,隻要是青壯年的男性,符合上場打仗的身體素質要求就一定會被拉去充壯丁,如果說有拒絕的意向的話,很有可能會當場把你打死,所以說這簡直是一條不可以拒絕的指令。
可是戰場十分無情啊,一個男子隻要上瞭戰場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畢竟能夠成為大將軍的人少之又少,像《太平廣記》中,“薛仁貴著白衣,握戟橐鞬,張弓大呼,所向披靡。太宗謂曰:‘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所記載的薛仁貴的故事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男子在戰場上最,後隻有犧牲生命或者一輩子被扣押在軍營的結局,那麼他在老傢的妻子一定會自動被認為是一個寡婦,所以說古代戰爭是寡婦的制造機器,一點兒也不為過。
生妻是什麼?和寡婦有什麼區別?
說過瞭寡婦是什麼,我們再聊一聊生妻的問題,顧名思義,寡婦是丈夫死瞭的女子,而生妻,就是丈夫還健在,但是丈夫卻把她休棄瞭的女子。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社會女子的生活地位是很低的,一切都要以男子為遵,而婚姻大事一般也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很少有反抗的機會,這就導致瞭女性在婚後的地位極其低下,幾乎就是一個幹活和生孩子的機器。
如果能夠碰到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那還有幾天好日子過,可如果自己的丈夫不是個什麼好東西,那這位女子的生活可就糟糕透頂瞭。

在男權社會,如果說一男一女之間發生瞭什麼沖突,即使這個男性是錯誤的,最後大傢也會把不好的地方歸結到女性的身上,所以生妻會被人瞧不起,這就是和寡婦最大的區別。
為什麼不能娶生妻?有什麼講究?
我們說瞭,在男權社會男性的權利是非常的大的,而像這種被丈夫休棄瞭的妻子,絕對是為人所不齒的,在別人眼中,她一定是犯下瞭什麼致命的錯誤,才被丈夫休瞭,普遍的社會群體根本不會考慮是不是女性受到瞭什麼欺辱。
在非常重視傳統封建禮教的古代社會,這樣的女子基本上是很少能夠在找到下傢的,因為其他男子都會懷疑他當時是犯瞭什麼樣的錯誤,才會被丈夫休掉。
是紅杏出墻瞭?還是不能生育?無論是哪個問題對於古代的男性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紅杏出墻意味著自己被背叛,這對於男性的尊嚴是一種挑釁,而若是不能生育,那可是影響傳宗接代的大事,這樣的女人更是不能娶回自己的傢裡。

就算是一個單身男性愛上瞭一個已經被丈夫休掉的生妻,想要把她娶回傢,那麼這個男性所要面對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傢裡人就不一定會同意,其次還要面對整個社會的指指點點,一般的男性是很不樂意承受這樣的壓力的,所以就導致瞭生妻沒有人敢娶回傢
小結
這條俗語明顯是帶著時代的眼光走到我們面前的,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女性的人權已經被提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整個社會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就算是離婚之後,男性跟女性自由戀愛的權利,再也不會像古時候一樣被人指指點點瞭,所以說現在的時代給予我們的真的很多,一定要懷著一顆善良且感恩的心繼續生活呀。
參考資料:《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