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真書生做假皇帝說的是誰?後人為何如此評價王莽?

真書生做假皇帝說的是誰?後人為何如此評價王莽?

時間:2020-02-07 16:08: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真書生做假皇帝說的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事與願違往往是歷史的基本情態。秦始皇曾經想要建立一個永遠不被推翻的王朝,希望“子孫帝王萬世為業也”,沒想到自己苦心經營的帝國一轉眼就敗在瞭寵愛的小兒子手中。曹操作為一代梟雄,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風光無限,卻怎麼都擋不住時光的滌蕩,其德行被指罵瞭千餘年。

與秦始皇和曹操一樣沒能擺脫命運戲弄的,還有篡漢立新朝的王莽。

一提起王莽,在歷史的情感判斷中五味雜陳。確實,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制國度,像王莽這樣違背倫理道德,血腥上位的不義之人,遭受人們的非議和唾棄,實在正常不過。

王莽到底幹瞭些什麼?兩千年來,有人責罵,有人抬舉。

西漢建國之初,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他盼望自己和後人們高枕無憂、安坐皇位。然而,劉邦一死,歷史在無可奈何之中,讓呂後專權,西漢開啟瞭外戚專權的歷史。漢惠帝劉盈表面風光,實際上成為一個傀儡。

時間到瞭西漢末年,王莽作為外戚,在當時混亂不堪的大局中,走上瞭專權的軌道。

黃龍元年(前49)漢元帝劉奭即位。王政君作為此前太子的妾室,被封為婕妤。沒有幾天,劉奭一聲令下,將王政君封為皇後。

雖為皇後,王政君曇花一現,越來越不受寵。而幾無過錯的她畢竟是正經皇後、太子之母,她熬到瞭太後之位。作為一國之母,王政君和後來的皇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王政君這條紐帶,王莽成為瞭新都哀侯、大司馬。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漢成帝劉驁時代,王莽之外,王傢的其他子弟也在西漢權力場上各自獲得利益。王氏傢族一時之間炙手可熱。

沒有節制的權力必然飛揚跋扈。到瞭漢哀帝劉欣時期,王傢人愈發囂張。漢哀帝活得人鬼不像、愈發糊塗。加上哀帝無後而又體弱多病,他四處求醫問道,想要延續生命。當時有個叫甘忠可的人,憑著瞎編的一些讖緯圖書,走進瞭病急亂投醫的哀帝心中。

一番討教之後,漢哀帝下令“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詔書一下,為後來王莽篡權自立埋下瞭伏筆。陳聖是上古大舜之後,而王傢也據稱是陳聖之後。所以哀帝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便是將劉傢皇室和王傢混為一談。

元壽二年(前1),漢哀帝去世。當時朝中不少人想借機打壓外戚王氏,但王氏此時根基已穩,成為不可撼動的大山,外戚專權猶如滔滔江水,勢不可擋。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霸道無道。王莽逐漸丟掉瞭身為讀書人的道義,野心猶如瘟疫一般蔓延膨脹。

盡管當時身為太皇太後的王政君也不滿王莽的狂妄,意圖打壓。但王莽翅膀已硬,他借刀殺人,讓王政君打壓瞭王氏傢族中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關鍵還扶持瞭傀儡皇帝漢平帝劉衎。

漸漸朝中出現瞭以王莽為核心,王舜、王邑、甄豐、平晏等為主要成員的專權集團。

實權有瞭,下一步便是獲得與權力相對等的地位名譽。在被封為“安漢公”,地位幾乎與漢昭帝時代的霍光等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王莽的目光放在瞭漢平帝的皇位上。

外戚出身的王莽雖然掌控著漢平帝,卻又擔心漢平帝的姻親衛傢成為自己進身道路上的攔路虎。元始年間,王莽在精密策劃之後,一手打壓衛傢,一手抓緊構建自己的權力格局。

元始五年(6)十二月漢平帝死亡,王莽立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而他自己,順勢當上瞭攝政的“假皇帝”。他推行新政,大膽改革,希望給頹廢的時局註入新的活力。

孔子早就教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王莽作為一個讀書人,枉顧老祖宗的訓誡,幹起瞭為人所不齒的謀逆之事,自然引得天下不滿。可畢竟大權在手,完全可以令行天下,溫度再高的怒火也沒有燃燒的可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莽正式建立新朝,準備挽起袖子大幹的時候,壓抑的火光終於成為反莽的浪潮。

王莽得勢時得風光,在十六年後變成瞭失勢時的滑稽。

當義軍攻到宮門口的時候,王莽神叨叨地在前殿裡持著玉璽和匕首,信神弄鬼,將自己的天下寄托在鬼神的身上。最後被逼進漸臺,王莽縮在“室中西北陬間”,窩囊地被一個無名的商人刀斷性命。

“真書生竟然做假皇帝”,後人對王莽的這句評價既客觀,又無情。新朝十六年,加上王莽早前作為外戚為官的時日,他的一生被綁在瞭權力的戰車上。然而無論他如何宵衣旰食,“不義”終究是他無法洗刷的罪過。當十六年的皇帝,做兩千年的罪人,歷史沒有寬容這個處心積慮的人物。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