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璜是乾隆的長子,勤勉上進為何不被重視?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永璜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永璜是乾隆的長子,他做事勤勉,品德忠厚,很早就開始接觸政務,然而卻因一件事失去瞭接班人的資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永璜出生於雍正六年,生母是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由於是長子,因此,永璜從小就比較受重視。再加上他乖巧聽話,富察氏又較得乾隆寵愛,可以說,他的童年是比較快樂的。
不幸的是,雍正十三年,永璜先是在五月失去瞭爺爺雍正,僅過瞭一月有餘,親娘富察氏也因病去世。這一年,他才7歲。
乾隆繼位後,立儲的事自然要提到議程上來。
當時,可供乾隆選擇的,有皇長子永璜、皇次子永璉和皇三子永璋,其中隻有永璉的生母是嫡妃,永璜和永璋的生母都是庶妃。
乾隆對於立儲很鄭重。雖然延續瞭雍正的“秘密建儲制”,但他是當著朝中大臣的面,將皇太子的名字寫好後,放在瞭“正大光明”匾的後面的。
本來,乾隆這樣做,誰也猜不出來他選的是哪一個。
可是在乾隆三年,永璉偶感風寒,由於沒及時調治,病勢兇猛,不久便去世瞭。
痛失愛子,讓乾隆悲慟不已,他將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的建儲密旨拿瞭下來,並下瞭一道聖諭:“永璉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
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禦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註行。”
這樣一來,滿朝文武都知道乾隆立的皇太子是永璉瞭。

那邊廂乾隆以皇太子的規格給永璉舉行葬禮,這邊廂永璜心裡很不是滋味,原來自己根本沒有得到乾隆的認可啊……
自永璉死後,乾隆一直沒有再說立儲的話瞭。由於立儲是件秘密的事情,朝中大臣雖多有猜測,但誰也不知道乾隆是怎麼打算的,他心裡想選擇哪位皇子做未來的接班人。
乾隆十一年,乾隆最寵愛的皇後富察氏生下瞭皇七子永琮,乾隆特別喜愛這個皇子,乾隆的生母崇慶太後也最寵愛這個孩子。
可是,永琮才一歲多時卻感染上瞭天花,夭折瞭。
難掩悲痛的乾隆為瞭表達對永琮的鐘愛,特意下瞭一道聖諭:“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周,岐嶷表異。聖母皇太後因其出自正嫡,聰穎殊常,鐘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
這次聖旨一下,永璜心裡再次悲傷,原來父親乾隆寧願立一個兩歲的小孩子為皇太子,都不立自己這個皇長子啊……
就在永璜悲傷的時候,乾隆的富察皇後因為連失兩子,悲傷過度,溘然長逝,卒年35歲。
先是失去愛子,又失去瞭最寵愛的皇後,乾隆在痛苦中無法自拔,於是他決定,給富察皇後一個最高規格的葬禮。
乾隆悲痛不已,不過永璜卻暗自高興。為什麼呢?富察皇後及乾隆的嫡子都先後去世後,基本上沒有什麼人和他競爭太子之位瞭。那麼,自己的太子之位,還不是等著自己去拿。
永璜這樣一想,就一掃往日的失落,心情倍兒好。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不老成穩重,喜形於色。
按習俗,富察皇後的葬禮上,身為長子的永璜負責迎喪。除瞭需要打理迎來送往事宜,還應以孝子身份哭靈。可是永璜想到自己將有可能被立為太子,再加上富察皇後又非他的生母,和他關系較為淡薄,因此他隻是規規矩矩在葬禮上做著他該做的事,臉上怎麼也做不出憂戚之色。
乾隆由於悲傷過度,正看誰都不順眼。朝中一些重臣,都由於葬禮細節上的小問題,都受到乾隆的重責。永璜雖然沒有犯錯誤,可是他居然沒有哭得死去活來,這讓乾隆非常不滿意,於是斥責他“於孝道禮儀,未克盡處甚多”,並斷然宣稱:“此人斷不可承續大統!”
永璜聽後,如五雷轟頂,深知自己從此與帝位無緣瞭。他內心極度絕望,沒過兩年,便在鬱悶中去世瞭。
永璜英年早逝,這時候的乾隆,才幡然醒悟,深覺永璜的死,與自己對他的態度有著不可開脫的關系,內心非常後悔。於是,又發瞭一道聖諭:“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毓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並追加他為定親王,按親王的葬禮規格下葬。”
聖諭是下瞭,可是後悔也來不及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