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面積遼闊 成吉思汗集其後人為什麼不發兵占領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成吉思汗和印度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公元13世紀起,蒙古部落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帶領之下,崛起於亞歐大陸,東征西討,連續征戰大半個世紀,整個亞歐大陸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其掌控范圍。除蒙元帝國外,黃金傢族還建立起瞭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

但是披閱歷史你會發現,無論是蒙元還是四大汗國,印度均不在其統治范圍之內。古印度面積包括瞭今天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等國,面積超過四百多萬平方公裡。如此一塊面積遼闊的疆域,成吉思汗及其後人為什麼沒有發兵占領呢?
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成吉思汗追擊花剌子模殘軍,一路打到瞭印度,但是在印度河邊遇到瞭一隻叫甪端的神獸,宰相耶律楚材認為印度有神靈庇佑,勸成吉思汗退兵。成吉思汗也有此念頭,於是印度就此僥幸躲過瞭一劫。

此說法,是否屬實已經很難去考證瞭。但是追溯蒙古帝國的發跡史,沒有征討印度,隻能說印度運氣太好瞭,幸運女神站在瞭自己這一邊,印度有好幾次面臨蒙古大軍壓境的亡國之險,但都一一躲過瞭。
如果說成吉思汗是因為“神獸”顯瑞中斷瞭征印進程,繼任者窩闊臺就顯得有些許悲愴瞭。1235年,原花剌子模已處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今天阿富汗即是花剌子模的疆域一部分,也是進入印度的最佳通道。窩闊臺的蒙古大軍原本經過半年多的戰爭已經拿下瞭現在的克什米爾,很快就要推進印度腹地。不料窩闊臺大汗突然駕崩,蒙古部族陷入瞭短暫的權力爭奪,征印進程就此打斷,印度得以逃過亡國之劫。

此後數年,蒙古部族汗位更迭,部落也分為數個集團。蒙哥在攻打釣魚城一役中身亡,忽必烈繼承瞭汗位。遭到察合臺的繼承者達瓦和窩闊臺的繼承者海都的反對,雙方結盟攻打忽必烈。
察合臺汗國地處中亞一帶,跟印度緊挨著。察合臺達瓦汗在跟忽必烈的交鋒中一直苦於人力不足,經常派軍隊去印度搶人搶物,最遠時渡過瞭印度河。結果遇到瞭印度的象兵部隊,騎兵對上象兵就如同小吉普碰上瞭坦克。蒙古騎兵隻有挨打的份,一些部族首領淪為俘虜。此後,察合臺汗國數度對印度用兵,但都收效不大,雙方打打停停,如過傢傢一般。

再後來,察合臺汗國一分為二。不久帖木兒在原察合臺汗國基礎上建立起瞭強盛一時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死後,帝國陷入分裂。帖木兒有一個叫巴佈爾的後裔擊敗瞭當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都沒有拿下的德裡蘇丹國。
緊接著,巴佈爾又打敗瞭印度半島其他國,建立起瞭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帝國莫臥兒帝國。這會距離成吉思汗死後已是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