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什麼要把16歲的公主嫁給55歲的尉遲恭?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瞭李世民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宮中舉辦瞭一場盛大宴會,熱情款待瞭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們。但在酒酣耳熱之中,卻發生瞭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
眾所周知,中國人喝酒講究座次。古代宴飲禮儀中,賓客的座次“以左為上”。然而在大將尉遲恭的左邊,卻坐著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或許,這隻是宮廷禮儀官的一個失職。
對於這樣的安排,尉遲恭一開始隻是生悶氣。但幾杯酒下肚後,尉遲恭心中的火山終於爆發瞭。他怒目圓睜,指著身旁的將領大罵:
“你何德何能,竟然敢坐我的上席?”
說著,尉遲恭舉起沙包般大的拳頭,要痛毆這位將領。

實際上,尉遲恭確實有資本這麼蠻橫,畢竟他曾經三次救下李世民的性命。自尉遲恭歸降大唐後,他便跟隨在李世民左右。在與王世充的戰鬥中,是尉遲恭以一人之力襠下瞭號稱“飛將”的單雄信。若不是他,李世民必然死於單雄信的長矛之下;
在與劉黑闥的戰鬥中,李世民陷入敵軍重圍,尉遲恭一馬當先,和江夏王李道宗一起,將李世民救瞭出來;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在追殺李元吉的途中墜馬,李元吉反客為主,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在萬分危急之中,尉遲恭拍馬殺到,救下瞭李世民,並親手砍下瞭李元吉的人頭。
正所謂功高莫過於救駕,尉遲恭三次救下李世民,自然是不世之功。因此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後,受到瞭極為豐厚的賞賜,不僅被賜予國公的爵位,還享有1300戶的食邑。

而在尉遲恭心中,也同樣自負其功,認為很少有同僚能和自己相比。當在宴會上遇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時,難免會火冒三丈。
正當尉遲恭要行兇時,江夏王李道宗趕緊來拉架。誰知尉遲恭狂性大發,一拳擊中瞭李道宗的眼眶,打得這位身經百戰的王爺血流滿面,差點瞎瞭一隻眼。
在禦座上,李世民親眼旁觀瞭這不堪的一幕。事後,李世民將尉遲恭叫到跟前,面露殺氣地對他說:
“我曾經讀《漢書》,對劉邦誅殺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總想和你們共保富貴,讓子子孫孫享受永世的榮華。但朕今天算是明白瞭,韓信、彭越之所以被滅族,被剁成肉醬,並非完全是劉邦的過錯。
國傢綱紀,惟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好好反省,好自為之!”
聽瞭李世民的話,在戰場上從來都悍不畏死的尉遲恭,卻嚇得汗流浹背,抖得像篩糠一樣。因為尉遲恭知道,自己老上司說的話可不是好玩的。對此,《舊唐書·尉遲敬德傳》記載:
“敬德由是始懼是而自戢。”
從此以後,尉遲恭從一個莽撞粗野的壯漢,變成瞭一個謹小慎微的修道者。他學習漢代的張良,閉門不出,天天服用丹藥。雖然,尉遲恭已經做出瞭這樣的轉變,但李世民對他仍不放心。
貞觀十三年(639年),李世民突然對尉遲恭說:“有人說你要造反啊!”尉遲恭一聽,立即脫下瞭自己的衣服,露出滿身的傷痕,並且悲憤地說:
“臣隨陛下征戰四方,今天隻剩下這身殘軀。如今天下大定,陛下竟懷疑臣要造反?”
聽瞭尉遲恭的話,李世民亦淚流滿面,並和顏悅色地說:
“朕就是不懷疑你,才跟你說這事啊!”
有瞭這次尷尬的經歷,李世民是否就放棄瞭對尉遲恭的敲打?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這一年,李世民突然給尉遲恭送瞭份“大禮”。一次,他沒頭沒腦地對尉遲恭說:
“朕欲以女妻卿,如何?”
皇帝與功臣聯姻,歷朝歷代皆不少見,功臣們也以尚公主為榮。然而尉遲恭聽瞭李世民的話,竟嚇得冷汗直冒,他趕緊推辭道:
“我的妻子出身微賤,但與我好歹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愚魯,聽也知道富貴不換妻子的道理,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面對這天大的好事,尉遲恭為啥怕成這樣呢?原來,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尉遲恭生於公元585年,尉遲恭比李世民整整大出13歲。
公元639年時,李世民41歲,其最大的女兒也不過16歲。反觀尉遲恭,已經54歲瞭。這是何等的年齡差距。與同時代功臣聯姻,李世民一般將長公主,也就是自己的姐妹嫁給他們。而李世民自己的女兒,一般都嫁給功臣的兒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李世民的決定都太離譜,太不可思議瞭。
不過好在尉遲恭浸淫官場多年,知道李世民隻是說說而已。同時他早已記住瞭李世民當年對他的告誡:
“橫恩不可數得”。
也就是說超出常理的恩典,不是隨便能得到的。倘若向非分之恩伸手,亡身滅族之禍就盡在眼前瞭,而這就是盛滿則溢的道理。
對於尉遲恭的回答,李世民非常滿意。之後,尉遲恭無病無災地渡過瞭晚年,並於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去世,時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