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漢獻帝曾兩次謀殺曹操,為什麼失敗瞭?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瞭漢獻帝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漢獻帝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他歷經董卓、李傕、郭汜之亂,受盡瞭苦難。最終,漢獻帝幸運地被曹操所收留,這才安頓瞭下來。但隨著曹操逐步統一北方,其代漢之心也昭然若揭。因此,漢獻帝先後與外戚董承以及伏完合謀,兩次試圖殺死曹操。
首先是公元199年,身為漢獻帝寵妃——董貴人哥哥的董承,得到瞭漢獻帝用鮮血寫成的衣帶詔,準備誅殺曹操。為瞭達到這一目的,董承還暗中聯系瞭當時在朝廷中擔任左將軍的劉備。然而劉備認為董承無謀,不足以成事,因此他借外出討伐袁術之機,脫離瞭曹操的掌握。
由於計劃不周,董承謀殺曹操的計劃被揭發,董承以及同黨種輯、吳子蘭、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兒董貴人皆為曹操所殺。以曹操的智謀,自然知道這個大陰謀背後的主使是誰。然而曹操不僅不怪罪,反而還在後來做出瞭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將自己三個送入後宮,做漢獻帝的妻子。
對此,《後漢書·皇後紀下》記載道: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操進三女節、憲、華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十九年,並拜為貴人。”

曹操明知漢獻帝是傀儡皇帝,沒有任何權力。此外漢獻帝還曾恩將仇報,與自己為敵。那麼曹操為何還要以德報怨,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呢?
從表面上看,曹操將女兒嫁給漢獻帝,是為瞭報答其將自己封為魏公。就在建安十八年,曹操進位為魏公,受九錫,設魏公國的文武百官。由此,曹操區分瞭漢臣和魏臣,建立兩個朝廷。從制度上將漢獻帝徹底架空。為瞭平復漢獻帝的不滿,曹操必然要做出姿態,報償漢獻帝,與其拉近關系。
對此,劉備的部下許靖洞若觀火,並且評價道:
“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其孟德之謂乎!
簡單翻譯就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將自己女兒嫁給漢獻帝,無疑能讓自己魏公的位置更有合法性,用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而至於為何要嫁三個女兒給漢獻帝,其實是有典故可循的。在漢朝,仍保留有共事一夫的媵娣習俗。也就是姐姐出嫁後,妹妹應一同陪嫁。可以說,曹操放低瞭姿態,給足瞭漢獻帝面子。
當然,曹操出嫁三女,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那就是監視漢獻帝。有三個曹傢女在後宮,即使漢獻帝有所造次,不能掀起大的風浪。

果然在建安十九年,漢獻帝果然鬧出瞭大亂子。原來,漢獻帝元配伏皇後親眼目睹瞭董貴人的慘死,不免會兔死狐悲。因此她給父親伏完寫信,講曹操殘酷逼迫的兇相,要她父親秘密地圖劃鏟除曹操。然而伏完恐懼於曹操的淫威,不敢動手。建安十四年,伏完便去世瞭。
然而過瞭五年,曹操卻知道瞭伏皇後在數年制定的陰謀。對此史書僅僅記載:
“至十九年,事乃露泄。”
但對於此秘密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史書並沒有詳說。但是曹操的三個女兒剛剛入宮,就發生瞭這種事,實在太過巧合。因此在筆者看來,此時的三個女兒,成為曹操安置在漢獻帝身邊的耳目,最終探知瞭伏皇後欲謀殺自己的消息。
得知此事後,曹操勃然大怒,並派華歆帶人殺入宮中,揪出瞭躲藏在墻壁內的伏皇後。隨後,華歆扯著皇後的頭發,逼迫漢獻帝寫廢後詔書。無奈之下,漢獻帝被迫休妻,同時也將伏皇後以及其傢人送上瞭絕路。最終,伏皇後和所生的兩個皇子遭到鴆殺,伏傢百餘口皆被殺害。
伏皇後死後,曹操之女曹節自然得以上位,成為漢獻帝的正選皇後。由此,曹操對於漢獻帝皇位的篡奪,已呈不可阻擋之勢。
果然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加冕為魏王,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已經和天子無異。篡奪皇位,不過隻是一步之遙。
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本來作為曹操妻子的曹皇後竟然被漢獻帝策反瞭。面對曹操、曹丕對漢獻帝的步步緊逼,曹皇後卻堅定地站在瞭父兄的對立面。漢獻帝雖然是傀儡皇帝,但畢竟是自己的丈夫。漢朝雖然名存實亡,但自己名義上仍然是貴不可言的皇後。一旦漢獻帝被廢,曹皇後又是什麼?

黃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走完瞭代漢的最後一步,而漢獻帝也被廢為山陽公。漢獻帝雖然交出瞭皇位,但是曹皇後卻不肯交出傳國玉璽。即使兄長派人再三勸說,也堅決不給。但是曹皇後也明白,漢祚不可復興,作為女子的自己根本不能抵擋歷史的浪潮。因此她憤怒地將玉璽扔在地上,怒罵道:
“天不祚爾!”
在曹皇後看來,自己的兄長絕不會有好下場的。果然曹魏僅僅享國45年,就遭到瞭司馬氏的篡奪,可以說是“天道輪回,報應不爽”。
最後,曹節跟隨山陽公劉協回到瞭山陽公國,渡過瞭最後的日子。青龍二年(234年),劉協去世,並仍以帝王之禮下葬,謚號孝獻皇帝。公元260年,守寡26年的曹節去世,仍以漢朝禮儀合葬於獻帝的禪陵,謚號獻穆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