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宋朝最神奇的皇帝!既幸運又悲劇,既昏庸又英明!

宋朝最神奇的皇帝!既幸運又悲劇,既昏庸又英明!

時間:2020-02-08 10:13: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宋朝最神奇的皇帝宋理宗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趙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趙匡胤十世孫,趙德昭九世孫。宋朝皇帝中,趙昀的出身最差,血統最不純正,但是,他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皇帝:在他統治王朝的四十多年,竟然完成瞭“北伐滅金”的壯舉。

不可思議的是,真正成就趙昀傳奇一生的,恰恰是他在市井生活中學習到的“變色”絕技。

宋理宗是非常幸運的,前任皇帝宋寧宗有八個兒子,沒想到都夭折瞭。不得已,宋寧宗隻能選自己的侄子做皇帝,且很快相中瞭祁國公趙竑。

趙竑本來可以順利繼位的,可惜他自作孽,將到手的皇位給推掉瞭。趙竑在東宮大放厥詞、高談闊論,接著竟然指責楊皇後生活奢靡,還指責朝廷宰相史彌遠玩弄大權。還有一次,趙竑酒後失言,說自己日後肯定要將宰相史彌遠流放到瓊州去。他的這些話傳到瞭史彌遠的耳朵裡,史彌遠決心絆倒這個太子。

為瞭達成這個目的,史彌遠秘密派人到去尋找失落民間的皇室宗親,他們很快就找到瞭趙昀,將他送到瞭臨安相府。趙昀雖然血統高貴,但是,常年過著乞丐般的生活,他的言行都不符合貴族的身份。史彌遠看到這個情況,有些失望。好在,在關鍵時刻,趙昀展示瞭自己難得的政治素養。

趙昀見到身份尊貴的宰相,不僅沒有下跪,還傲氣得一言不發。這樣反而讓史彌遠有所希望,他決定考一下這個趙昀的文化情況。史彌遠讓趙昀寫字,趙昀要來瞭筆和紙,寫下瞭“朕聞上古”四個大字。史彌遠被這個情況給鎮住瞭,等回過神後,他握著趙昀的雙手感慨道:“此乃天命!”

趙昀的行為讓史彌遠非常滿意,趙昀知道,史彌遠看中瞭自己的血統,他必須擺出帝王該有的姿態,這樣才能獲得史彌遠的認可。“朕聞上古”四個字,不僅讓史彌遠覺得趙昀已經瞭然於胸瞭,而且,讓史彌遠覺得趙昀擁有王者之氣。經過一番努力,趙昀徹底征服瞭史彌遠。

隨後,史彌遠將他送到名儒鄭清之的傢裡,潛心學習。三年後,在史彌遠的積極推薦下,趙昀被皇帝封為親王。當宋寧宗病重之時,史彌遠決定最後再“檢驗”一下這個候選人。他派鄭清之到趙昀的傢裡去,開門見山的詢問他敢不敢做皇帝。趙昀知道史彌遠的套路,所以,任由鄭清之怎麼說,他就是不說話。

最後,鄭清之懇請趙昀給予回應好回去交差,趙昀就說瞭一句話:“紹興老母尚在。”鄭清之聽出瞭趙昀的想法,立即回去復命。“紹興老母”說的是楊皇後,她的威望極高,如果,想要獲得皇位,勢必需要獲得楊皇後的支持。趙昀表達瞭自己有當皇帝的想法,可是,沒有楊皇後的認可,他沒有把握獲得皇位。

所以,他提醒史彌遠,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楊皇後的思想工作,而不是內部的動員。

史彌遠認可趙昀的擔憂,但是,他也非常自信能夠獲得楊皇後的支持。

那麼,他哪裡來的自信呢?

宋寧宗對現在的楊皇後似乎很不滿,曾經多次說明要廢除這個皇後,導致楊皇後整日惶恐不安。對於宋寧宗所立的這個繼承人,楊皇後也十分不滿,因為,趙竑總是跟她作對。史彌遠對於這個事情早已胸有成竹,他早已認定:楊皇後就是自己戰營的人瞭。

於是,在沒有征得皇後同意的情況下,史彌遠私自做好安排,讓趙昀準備登位。出乎意料的是,楊皇後並不是史彌遠戰營的人,她反而擁護趙竑。不得已,史彌遠隻能派楊皇後的侄子去勸說她,希望她能夠識時務、看清局勢動態。楊皇後雖然被迫屈服,但是她並不熟悉趙昀,不知道他是否有能力當好皇帝。

情商極高的趙昀知道楊皇後的顧慮,於是,向史彌遠請求拜見這位皇後。令史彌遠意想不到的是,一向高傲的趙昀,見到楊皇後就立即撲倒下來,一直磕頭,還向她保證絕對會全力侍奉,保證其後半生的榮華富貴。趙昀的舉動打動瞭楊皇後,她非常激動,親自扶起瞭趙昀。

並且,還深情的對趙昀說道:“汝今吾子矣!”

至此,楊皇後完全認可趙昀,讓趙昀安心準備登位的事宜。趙昀雖然獲得皇位,但是,還有很多困難需要他去面對。首先,他不純正的皇室血統就讓其飽受爭議。接著,名不正言不順的繼承之路讓他上位後面臨種種政治危機。可以說,這些危機都必須依靠史彌遠和楊皇後去擺平。

趙昀依靠他們,自然也會受到他們的挾制。登位滿一年,趙昀就被強迫娶瞭一位皇後,這個事情對於他來說是非常恥辱的。原來的楊皇後升為皇太後,為瞭控制新皇帝,決心在他身邊安插自己的人。楊太後在自己的恩人那裡選瞭一位叫謝道清的醜女,將她送進宮裡面,準備給趙昀當皇後。

同謝道清一起進宮給趙昀當妃子的,還有一位賈傢千金,她長得花容月貌,比謝道清好看得多。再加上,謝道清沉默寡言,而賈貴妃能言善辯,非常討趙昀的喜歡,因此,趙昀明顯青睞賈貴妃,想要立她為皇後。楊太後知道這個情況後,非常生氣,要求趙昀立謝道清為皇後。

迫於壓力,趙昀不得不就范。沒多久,賈貴妃就病逝瞭,趙昀非常傷心。這些痛苦都是楊太後強加給他的,但是,趙昀沒有表現出不滿,而且,還對謝道清非常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趙昀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在強權面前懂得保護自己。面對楊太後的強權,趙昀一忍再忍。

那麼,對於史彌遠的強權,趙昀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還是服軟!

趙昀對史彌遠的服軟可以用“言聽計從,如侍親父”來形容。朝廷上的大事,史彌遠完全可以自己做決定,完全不用請示趙昀。對於史彌遠的肆意妄為,趙昀不僅沒有意見,還十分贊同。

趙昀如此對待史彌遠,自然有自己的原因:

第一,趙昀剛剛登位,反對他的人肯定很多,他需要史彌遠的力量去掃除這些反對者。

第二,就目前來說,楊太後才是趙昀的頭號敵人,他渴望擺脫老太後的約束。他知道,現在史彌遠持續在打擊異己,很快就會觸及太後的勢力,待他們鷸蚌相爭後,趙昀才可以從中獲利。

第三,史彌遠一派內部早已矛盾突出,隻因為史彌遠還在,黨派表面看上去還比較穩定。等到史彌遠病逝後,該黨派立即四分五散,而趙昀一下子就可以將他們清出政壇。

趙昀一直過著隱忍的生活,他時刻想要掌握大權,將所有牽制自己的力量給清除掉。隨著反對他的人慢慢被清出都城,質疑趙昀皇位合理性的聲音也慢慢的消失瞭。這時候,原本服軟的趙昀立即強硬起來,開始搶奪自己的政權。趙昀最大的敵人還是楊太後,他需要史彌遠的力量來打擊楊太後勢力。

為此,他挑起瞭史彌遠和楊太後之間的矛盾。

首先,趙昀故意偏袒史彌遠一方,扶持他們的勢力,以此打壓楊太後一黨。等到楊太後一黨被打壓殆盡時,趙昀自導自演瞭“煙花事件”,徹底打倒這一黨派。

有一次,趙昀主動提出為楊太後燃放煙花,以此,慶祝老太後的勞苦功高。楊太後非常高興,欣然前來觀看。沒想到,意外發生瞭。有一支煙火竟然直奔楊太後而去。幸好是虛驚一場,而趙昀領著臣子立即前來謝罪。楊太後事後細想,這個事情非常蹊蹺,不僅是因為這支奇怪的煙火,還有就是趙昀。

他竟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百官前來叩拜,這一切更像是預演好的,楊太後細思後都有些害怕。於是,楊太後隻能退隱,將權利全部交給趙昀。如果說,趙昀是使用陰招來對付楊太後一黨,那麼,對於史彌遠一黨,趙昀就十分強硬。在史彌遠病逝後不久,黨派內部就亂瞭。

於是,趙昀抓住這個機會,打擊黨內主要人物,徹底打散這個黨派,讓他們再也聚不起來,無法威脅到皇權。掌握國傢大權的趙昀,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通過民生的改善和賢才的任用,將國傢拉上瞭正軌,朝日益強盛的方向發展。

需要提及的是,趙昀在公元1234年完成瞭一個壯舉,那就是消滅瞭金國,報瞭靖康之仇。從此,趙昀的政治生涯走上巔峰,他本人也被稱贊為當代明君。

但是,勵精圖治多年的趙昀,在人生的暮年,同大多數皇帝一樣,開始享樂起來。

為趙昀開啟享樂之門的是他最寵愛的女人——閻貴妃。為瞭取悅這個女人,趙昀竟不惜花費重金大修功德寺。如果說。趙昀僅僅是花費巨資,那也就算瞭,更可恨的是。趙昀竟然將自己的政權也讓給瞭閻貴妃,任由其擺弄。

由此,閻貴妃組建瞭自己的“幫派”,形成瞭“閻馬丁當”這個小團體,將趙昀一手建立的良好局面給毀瞭。這個小團體裡面,就數丁大全最膽大妄為。他竟隱瞞前線兵敗的消息,導致國傢的重鎮落入蒙古人之手,使得蒙古人加快侵吞南宋領土。

很明顯,由於閻貴妃的慫恿,趙昀已經從一個明君變成瞭昏君。

等到長江以北的領土被蒙古人徹底占領後,趙昀對閻貴妃這個小團體才真正看清。為瞭挽回頹勢,趙昀再次展示出自己無與倫比的政治天賦。此時,閻貴妃已過世,這個小團體的勢力也受到削弱。趙昀先追封閻貴妃,麻痹其他成員。接著,逐漸削弱這些成員的勢力將他們移出京都,徹底無法幹涉朝廷事務。

那麼,趙昀為何沒有處決這些危害國傢的奸佞小人呢?

這就要分析下當時的局勢瞭:蒙古人已近在咫尺,他們才是國傢的最大隱患。為瞭對付外敵,趙昀必須穩住內部;因此,他采取瞭溫和的手段對於閻貴妃的小團體。還有,這個小團體雖然禍害國傢,但是對趙昀卻是忠心耿耿。趙昀這樣處理,也是為瞭讓其他人明白:隻要忠心事主,皇帝必然會偏袒他們。

事實證明,趙昀在位時,蒙古人還是無法越過長江,南宋依然能夠存活下來。等到公元1264年,趙昀悄然離開人世,後面的情況就不是他能夠左右的瞭。

趙昀是一個幸運的皇帝,出身市井卻能夠登上大雅之堂,成為最高統治者。他也是一位悲劇的皇帝,執政初期受到他人挾制,執政後期受到他人蒙蔽。他還是一位昏庸的皇帝,執政後期竟然招妓入宮、荒淫無度。他又是一位英明的皇帝,所有困境都難不倒他,最後,安然離世。

總體來說,趙昀是功大於過,畢竟,能夠消滅金國就是一個莫大的功勞,對於一直積弱的南宋來說簡直就是奇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