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千叟宴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辦過兩次就終止瞭
還不知道:乾隆千人宴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清朝雖然說是一個滿漢民族調和矛盾的朝代,一直被漢學傢愛恨交加,但是清朝在很多制度與首創方面確實是開前朝之所未有,特別是康熙到乾隆這段百年盛世,更是滋生無數人口,因為遠離戰亂和疾病,人口較前朝十分長壽。

一、從千叟宴的首創窺視清朝皇帝的目的。
康熙皇帝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影視劇中跪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墳墓前三跪九叩,然後對著天下臣民宣佈自己是繼承明朝的大統的,以中國皇帝自居,那一次的演技著實收獲瞭不少人心,那這一次的千叟宴難道又是同樣的目的嗎?
1、反清復明的鬥爭,從清朝入關占領北京城以後就一直存在,而且矛盾日益激化,早期統治者多爾袞和順治皇帝采用武力絞殺的政策效果不是很好,持續到康熙年間都還有三藩之亂,這種大背景的清朝皇帝決定采用懷柔政策,千叟宴便應運而生。

2、千叟宴雖然說是一次籠絡人心之舉,但是也可以看成是皇帝對天下老人的祝福之舉,他極力的隱藏自己兇狠殘暴的一面,把自己塑造成儒傢學者所歌頌的賢能之君。
3、千叟宴還有一個隱蔽目的就是瞭解天下戶口,通過這一次長壽老人的集合,統一消滅明朝遺民,從這次宴會之後,死瞭很多長壽老人就可以知道瞭,清朝皇帝準備來一次集體消滅記憶,關於明朝的記憶。

二、乾隆時期的千叟宴舉行目的到底是為瞭什麼?
乾隆可以說是清朝乃至中國最幸福的皇帝瞭,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祖父康熙皇帝為他平定天下,父親雍正皇帝為他治理天下,留下瞭數之不盡的財富和國力供他揮霍。
1、乾隆從小便是文武雙全,再加上面相帶有帝王之象,便受到康熙皇帝的喜愛,把他帶入內宮之中親自調教,希望小弘歷未來成為一代明君,而乾隆皇帝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後期為瞭效仿和追憶祖父多次舉辦千叟宴。
2、乾隆皇帝不僅是一個風流倜儻的人,更多時候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他經常把自己的祖父作為自己的榜樣,在生活方面以祖父為標榜,舉辦千叟宴很大程度是為瞭向天下人宣佈大清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喜歡天下老百姓歌頌他這個明君。從乾隆朝廷以後停辦千叟宴的原因,僅僅是個人喜好嗎?

三、乾隆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國傢也是被他揮霍最嚴重的。
1、嘉慶繼位的時候,國傢已經是千瘡百孔,各地民變和起義不斷,在這種情況下面,根本沒有精力來舉辦所謂的盛世千叟宴。嘉慶朝的財政危機和經濟破產,使得國傢沒有錢舉辦千叟宴。
2、嘉慶時期的清朝,其實已經出現財政危機瞭,隻是依靠抄傢和紳所以又撐瞭一段時間。千叟宴這種從全國各地調集長壽老人赴宴的代價其實是十分昂貴的,中間費用全是國傢出錢,可能還有官員貪污,所以後面不願舉辦千叟宴。

3、赴宴老人的大批死亡,使得後面的長壽老人不願赴宴,因為哪些老百姓本來就沒有吃過什麼好東西,來的禦宴之後見到那麼多美食,難免不暴飲暴食,最後把胃都吃壞瞭,回去之後就死掉瞭,甚至有人當場撐暈過去的。
歷史小總結:
千叟宴看似是清朝皇帝對老百姓的一次關愛,但實質是不過是籠絡人心之舉罷瞭。要想真正讓百姓體會幸福,不是靠一兩次千叟宴的施舍,而是需要統治者對於國傢治理的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