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祹:康熙最長壽的兒子,年過70還被乾隆重用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允祹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康熙帝是歷史上在位時間非常長的一位皇帝。8歲即位的康熙人稱少年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帝逐漸長大,之後的康熙開始親政,這為康熙創造豐功偉績奠定瞭基礎。其後就是在親政之後,康熙的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鰲拜,此時的康熙僅僅十多歲的年齡。
由此可見,康熙早在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瞭過人的頭腦。智鬥鰲拜一直是康熙引以為豪的,隻不過到瞭晚年時期,康熙對此表示後悔,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將鰲拜的傢人平反,但是沒有平反鰲拜本人。不過,康熙的晚年時期並不太平。

九子奪嫡的出現可以說是康熙的敗筆之一,前半生的康熙在兢兢業業,創造瞭一系列的豐功偉績,可是到瞭後半生,皇子們開始為皇位大打出手,這就成為瞭康熙的敗筆之一。九子奪嫡的出現,讓康熙的皇子為瞭皇位大打出手。
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康熙帝非常傷心,更為可怕的是,各個皇子形成瞭派系,比如說四爺黨、八爺黨等等,這樣的情況下出現後,更是讓康熙非常惱火。可是康熙晚年時期,一位皇子手握兵權,但是這位皇子與他人不一樣,他不爭位。
手握兵權卻沒有參與奪位,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他就是康熙的十二子允祹,是由蘇麻喇姑撫養長大。允祹的生母是定嬪,但從小是被蘇麻喇姑撫養,正因如此,康熙帝對他的這位兒子格外看重。允祹序齒為皇十二子,所以當時人稱“十二爺”。

允祹手握兵權,史書對此記載為“其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之事著十二阿哥辦理。”允祹生性淡薄,與世無爭,所以即使是手握重兵,也未參與皇位的爭奪戰,這一切與蘇麻喇姑的教育肯定是有很大關系的。沒有參與奪嫡之爭,也讓允祹躲過瞭一劫。
即使是到瞭雍正帝即位之後,對待這位弟弟,雍正帝也是給予瞭官職,沒有與其他皇子一樣被囚禁或者撤職。雍正皇帝上位後,封允祹為履郡王,之後又故意降級。可是允祹依舊是不卑不亢的繼續做自己的事情。雍正二年,宗人府彈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從多羅郡王降至固山貝子。
之後到瞭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恢復允祹多羅履郡王爵。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五日,正式任命允祹管理禮部事務。雍正晚年時期,對允祹的信任更為看重,此時的雍正下旨“……其宗人府一切事務既有履郡王管理,果親王亦停其監管……”履郡王管理禮部和宗人府事務。
到瞭乾隆時期,允祹仍然得到瞭重用。乾隆二年三月初二日,允祹奉雍正帝梓宮入清西陵,孝敬皇後烏喇那拉氏與其隨葬。允祹在這之後仍然得到瞭重用,到瞭允祹65歲的時候,被任命為“會典館”總裁。負責《清會典》總第三次編纂(第三次編纂時間上限雍正六年,下限至乾隆二十三年)。
允祹66歲的時候,由於年齡過大,此時的乾隆下旨:“……除履親王同輩王等及餘王公年老者,仍令乘轎外,餘惟年節列儀仗,乘轎上朝,常期俱著乘馬。”就是說,66歲的履親王被乾隆列入可乘轎上朝者之首。乾隆十五年三月二十日,允祹獨子12歲的弘昆夭折。
為瞭不讓允祹過度傷心,乾隆勸慰其“以禮節哀,承侍太妃,勉副朕意”。將永珹過繼胤裪。到瞭允祹年過七旬的時候,仍然掌管著宗人府,之後72歲的允祹被免去其宗人府事務。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允祹薨世。乾隆贈謚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