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哥舒翰:長安城有名的公子哥,他最後結局如何?

哥舒翰:長安城有名的公子哥,他最後結局如何?

時間:2020-02-10 17:23:5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哥舒翰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眾所周知,唐代是一個民族包容性極強的朝代,許多名將都是異族人士。這一情況到瞭唐玄宗時代更加明顯,其首屈一指的番將就當屬哥舒翰。

哥舒翰的先祖是突騎施部落的酋長,其父親哥舒道元是安西都護將軍,因而可以算得上是個響當當的官N代。這位大少爺從小就在長安街頭打流混世,是個有名的公子哥兒。直到他四十多歲時父親去世,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前半生有多荒唐。

因為長安縣尉根本不買他的帳,而且對這個已經沒瞭靠山的落魄公子相當不客氣。又羞又怒的哥舒翰一氣之下跑到瞭河西,發誓不混出個人樣絕不回長安。而他投靠的將軍給瞭他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因為這位節度使就是王忠嗣。

在王忠嗣手下,哥舒翰身上的武將基因終於得到瞭表現。他和吐蕃人在苦拔海遭遇,以一人之力馳騁吐蕃三路大軍而所向披靡,名震河西。隨著他的戰功的逐漸增長,哥舒翰已經升到瞭河西節度副使。隻要慢慢熬資歷,王忠嗣的位子遲早是他的。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事卻大大加速瞭這個過程。

這就是石堡城事件。

石堡城,又稱鐵刃城,在今青海省湟源縣日月鄉石城山,此城是唐軍扼守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塞,也是吐蕃進軍河隴的必經門戶。從高宗時代起,一直到開元、天寶年間,這裡就是唐朝和吐蕃的必爭之地。雙方在此反復爭奪,數度易手,用無數士兵的鮮血和屍骸,不斷向世人證明著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最近易手的一回合是:開元十七年春,朔方節度使李禕以一場奇襲拿下石堡城,從此,唐軍的旗幟在這裡飄揚瞭將近十三年,至開元二十九年年底,重新被吐蕃攻占。

這幾年來,玄宗無時不在想著奪回石堡城,無時不在想著如何報仇雪恥,彰顯國威。到瞭天寶六年十月,玄宗終於下瞭一道詔書給王忠嗣,命他制訂一個奪取石堡城的作戰計劃。在王忠嗣看來,石堡城固然重要,可是此城地勢異常險峻,三面皆為斷崖,唯有一條石徑蜿蜒可上,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幾年來,吐蕃不僅在此屯駐重兵,而且構築瞭極為堅固的防禦工事,若要強攻,至少要犧牲數萬唐軍將士的生命,實在是得不償失。因此,王忠嗣上疏表明瞭自己的看法,建議在石堡城後方的積石山一線構築防禦縱深,阻止吐蕃軍隊向東挺進,然後再厲兵秣馬,靜待反攻時機。

奏疏呈上,玄宗大為不快。行,你不打,朕自然會叫別人打,總而言之一句話——石堡城非打不可!當時,有一個叫董延光的將領貪功心切,遂自告奮勇要求出戰。玄宗大喜,立刻將任務交給瞭他。但後來,董延光未能如期攻克石堡城,便把責任推卸到瞭王忠嗣身上,向玄宗告狀,說王忠嗣阻撓他的軍事行動,才導致任務失敗。

就在這個時候,李林甫不失時機地出手瞭。王忠嗣下獄。

當王忠嗣被下獄後,哥舒翰毅然決定前往營救。其部下請求他多帶點錢去打點,哥舒翰慨然道:“我要是能救回大帥,一分不帶也救得回來;我要是救不回來,把河西搬空瞭也沒用啊!”

哥舒翰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回王忠嗣受難雖然是李林甫坑的,但真正想收拾他的卻是李隆基,哪裡又有給皇帝送禮的道理呢?打定這個主意後,當他見到皇帝時,他便跪下放聲痛哭,表示願意以自己的全部官爵來換王忠嗣一條命。

李隆基很感動,再加上自己和王忠嗣間本來感情就深,因此便饒瞭王忠嗣。但是哥舒翰也被迫同意瞭皇帝的一項附加條件,那就是必須拿下石堡城。

天寶八年,哥舒翰率領十萬大軍圍攻僅有千餘吐蕃人駐守的石堡城,一連數天傷亡慘重,但是石堡城卻依然巋然不動。被逼急瞭的哥舒翰要殺副將立威,這才讓手下人以極其慘重的代價拿下瞭石堡。據說,石堡城破的那一天,整座城市都被唐軍的鮮血給染紅瞭。

盡管留下森森白骨,但哥舒翰還是獲得瞭玄宗朝廷豐厚的賞賜。拿下石堡給他帶來的是無盡的爵祿和財富,而愈加奮勇的哥舒翰更加加緊瞭收拾吐蕃人的步伐。在他的努力下,黃河九曲重新回到瞭唐朝的懷抱,他也因此成為瞭唐代第二位胡人郡王。

每一個第二都想把第一搞下去,哥舒翰也不例外,更何況那第一位胡人郡王就是安祿山。哥舒翰一方面是出於對安祿山功名的忌恨,另一方面也是看出瞭其包藏著的狼子野心。身為郡王的他並不讓著安祿山,倒是經常和安祿山對著幹。

皇帝知道這二位番將關系不和,有意調和他們。有一次他倆一起進京,皇帝便讓高力士做東請客,請這兩位大將吃飯。席上高力士端出一盆新鮮的鹿血腸,說是天子親手打的,禦賜給兩位將軍食用,頗有些歃血為盟結義兄弟的意味在裡面。

安祿山也想趁機拉攏一把哥舒翰,便拍拍哥舒翰的肩膀笑著說:“我爹是胡人,娘是突厥人;令尊大人是突厥人,令堂是胡人。咱倆混血都混的這麼統一,怎麼能不搞好關系那?”

安祿山隻是個胡人的平民,可哥舒翰不一樣。他父親是邊將母親是於闐公主,拿他和安祿山這麼比那簡直就是在侮辱他。哥舒翰便冷笑著譏諷道:“古人說狐對著洞口叫是不祥之兆,我把這茬給忘瞭。今天老兄這麼抬愛我,我不能不給你面子啊!”

安祿山和哥舒翰雖然都是混血,但是在民族成分上並不一樣。安祿山是胡人,而哥舒翰是突厥人。哥舒翰是擺明瞭罵安祿山是狐貍,安祿山當然不會聽不出來。借著酒勁他一拍桌子:“你個突厥小兒好大的膽子!”哥舒翰也立刻要發作,多虧瞭高力士在中間打圓場才沒讓這倆人當場掐架。

哥舒翰是盛唐年間大器晚成的一位名將,其傢族優秀的軍事基因在他身上得到瞭充分地展現。但哥舒翰到底是公子哥出身,盡管在軍中他還比較能克勤克儉,但當他離開軍營後,聲色犬馬就重新占據瞭他的人生。這些東西將和安祿山一起,摧毀他的精神和肉體的健康。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