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似鼠狼入深處”是怎麼來的?這句話什麼意思?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尼姑似鼠狼入深處”是怎麼來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朝初年,民間有“尼姑似鼠狼入深處”一說,意思是說,那時候的尼姑像老鼠和狼一樣,躲在暗處,善於鉆營,甚至可以插手皇宮的事務,左右朝局的變化。
《義山雜纂》記載: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叛朝廷,有尼姑作詩為李淵的謀反營造輿論氛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太原尼姑慧化寫瞭四首詩,其中有“得九九,得聲名。童子木底百丈水”的詩句,藏有“李淵”二字,暗喻李淵可成為真龍天子。
李淵建立唐朝,果真做瞭天子,沒有忘記慧化的支持,修築瞭五座寺院,分佈在太原、長安、洛陽、揚州以及荊南,統稱為“太原寺”,慧化以四首詩歌換來五座寺院,當時名噪一時,自此,尼姑的鉆營活動便更加猖獗瞭。
皇城宮禁設置尼寺,源自皇帝的恩賜。
貞觀三年(679年),唐太宗為報答母親竇皇後的養育之恩,在母親去世後,詔令將皇傢舊宅通義宮改為尼寺,命名為興聖寺。
顯慶元年(656年),唐高祖李淵的婕妤薛氏落發為尼,唐高宗恩寵有加,特命玄奘法師入宮為薛氏主持受戒儀式,同時詔命五十名宮女陪著薛氏一起出傢,尼姑自此身份越來越高貴,遠遠超過瞭僧人,可隨意出入大內。

武周延載元年(694年),洛陽麟趾寺有一個河內(今屬河南沁陽)老尼,自號凈光如來,對外吹噓說自己能預知未來,騙取瞭女皇武則天的信任。
河內老尼可不是省油燈,她白日裡“食一麻一米”,夜間偷偷烹煮豬肉、野羊肉,大快朵頤,門下弟子百餘人,多為年輕貌美,放蕩好淫之徒。
武周證聖元年(695年),武則天的面首薛懷義因不滿女皇寵愛禦醫沈南繆,一怒之下,放火燒瞭武則天營建的明堂。
河內老尼入宮安慰女皇,武則天怒斥道:“汝常言能前知,何以不言明堂火?”

武則天
——你不是說能預測未來之事嗎?為啥沒有預測到明堂失火呢?
河內老尼無言以對,憤怒的武則天將其遣送老傢,其弟子紛紛畏罪潛逃。
有人揭發這些尼姑的奸情,武則天下詔,把眾尼誘騙回寺院,將這些尼姑統統抓捕起來,“沒為官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