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宋高宗56歲時為何要退位讓賢?為什麼不傳位給親兒子?

宋高宗56歲時為何要退位讓賢?為什麼不傳位給親兒子?

時間:2020-02-11 18:41: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宋高宗56歲時為何要退位讓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1127年,來自於北方的金朝大將宗翰和宗望扣開瞭北宋皇城東京的大門,士兵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奇珍異寶被付之一炬,熊熊大火從黑夜燃燒到白天,又從白天燃燒到黑夜。一番搶掠以後,心滿意足的金軍部分將士帶著北宋二帝以及三千多的皇親國戚向北而行,存在瞭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就這樣滅亡瞭。

雖然大半皇親貴胄都被俘虜瞭,但是仍有幾個漏網之魚跑掉瞭,趙構就是其中之一。趙構是宋欽宗的兄弟,當時也是朝廷的康王。北宋要求和金軍議和,當時的金軍大將要求宋欽宗必須派遣皇室的人前來當人質,宋欽宗就把趙構派瞭去。康王到達相州之後,宗澤勸他不要,因為即使你去瞭也沒用,金軍不會因為你當人質而停止進攻宋朝。康王聽瞭其中的利害就在相州停滯不前瞭,準備看看時局在思量進退的問題。靖康之變以後康王徹底看透瞭金軍的嘴臉,猶如驚弓之鳥的他馬上南渡。在逃亡臣子的擁護下,這位本來不受重視的康王一一下子成為瞭北宋的君王,是為宋高宗。

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五十六歲的他突然宣佈退位,把皇位傳給瞭趙眘。趙眘不是宋高宗的親兒子,隻是宋高宗的一個養子。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宋高宗沒有兒子,實際上趙構此前有過一個孩子,他的名字叫趙旉。隻不過這個孩子在苗劉之變中死瞭,而宋高宗又沒有瞭生育能力,所以不得不在宗室中去挑選孩子作為養子。雖然在傳位詔書中宋高宗說自己老且病,但實際上那時候的他耳聰目明非常康健,而且剛剛又在采石大敗金軍。為什麼他要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時間傳位給趙匡胤一脈的後代趙眘?為什麼他自己願意退居二線做瞭二十五年的太上皇呢?

宋高宗之所以在五十六歲的時候宣佈退位絕不是心血來潮學習古代大賢讓位,他是經過一番慎重的思量的。宋高宗在位期間南宋政局動蕩,北方的金朝不時興兵來犯,攪擾宋朝的百姓是不得安生。在百姓遭受金朝士兵塗炭的時候,宋朝的大救星嶽飛橫空出世。他不僅僅打跑瞭前來進犯的金人,而且是一路高歌猛進收復失地,前軍居然打到瞭朱仙鎮。眼看著嶽飛馬上就能收復舊都瞭,可是宋高宗卻接連發金牌要嶽飛回來。原來宋高宗一心隻想保住南宋之地,他不想收復失地也不想救回二聖,原因就在於不論是這兩件事做成瞭哪一件對他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簡單地說宋高宗是嶽飛的老板,但是嶽飛心中掛念的卻是遠在北方的兩個前任老板,再加上嶽飛有一點功高震主的勢頭,所以宋高宗就假借秦檜的手殺瞭他。雖然除掉瞭政治上的敵人,但同時宋高宗也留下瞭一個殺害功臣的惡名,以至於當時的朝內朝外對他意見很大。

宋高宗主和,他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簽訂《紹興和議》都是盼望著金朝能夠就此和宋朝修好。但是海陵王完顏亮一上臺以後就發動全國兵力進攻宋朝,這使得宋高宗的求和政策完全付之東流。如此多的政治敗筆讓宋高宗沒有臉面再安坐於皇位之上,所以趁著虞允文采石磯大戰勝利之際早早讓位以免自己出更大的笑話,為自己保存最後的一絲顏面,這是其一。

其二,宋高宗人不累但是心累。宋高宗身體很康健,但是心卻已經瀕臨死亡的邊緣。自從南渡以後,宋高宗作為帝國最高統治者沒有一天不是提心吊膽的過。因為他是宋帝國的頭兒,所以金軍的利劍總是瞄準著他。宋高宗不願自己和宋徽宗以及宋欽宗一樣被金軍俘虜到北邊去,所以他選擇退居二線。而且這樣做最起碼他再次落跑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文人譴責他。

其三,自己的國策已經不再適合帝國的發展。前面我們說宋高宗的戰略就是求和,但是自虞允文采石磯大勝以後宋朝上上下下主戰派開始占據上風位置,所以說君臣已經不是一條心瞭,這對於岌岌可危的宋朝來說非常危險。宋高宗不願意當歷史罪人,他不願意南宋就此毀在他的手上,所以唯有讓位給主和派的宋孝宗趙眘才能夠穩定當前的局面,使得朝廷上下一心。

至於宋高宗為什麼傳位給趙匡胤一脈,有人說這是出自於趙匡胤托夢給宋高宗的故事。相傳有一天晚上宋高宗做瞭一個夢,夢中趙匡胤對他說之所以會有靖康之變就是因為趙光義當年弒君造成的,隻要傳位給趙匡胤一脈,類似的事情就不會再發生瞭。不過這隻是一個傳說,更為真實的可能是宋高宗怕趙光義一脈子嗣的報復。大傢知道這二聖一直被囚禁在北邊,南宋其實有機會能夠接回二聖,但是宋高宗執意不肯,而在這宋朝皇室中趙光義一脈的人對宋高宗此舉非常之不滿,故而宋高宗不敢把皇位傳給這一脈的人,怕自己將來遭到他們的報復。但是趙匡胤一脈的人不一樣,他們和二聖之間沒有那麼濃厚的情感,所以未來也不會報復他。再加上宋高宗這算是把政權還給趙匡胤一脈的人,所以說這樣一來他們還要感激宋高宗的恩情,那麼他的後半輩子的安全問題就無需擔憂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