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武則天為什麼選李顯為繼承人?狄仁傑是如何勸武則天的?

武則天為什麼選李顯為繼承人?狄仁傑是如何勸武則天的?

時間:2020-02-12 10:45: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武則天選繼承人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職業。多少人為瞭登上皇帝寶座,各方勢力爭得頭破血流。即使一個傢族穩穩坐穩瞭皇位,但是面臨繼承人的問題,也會發生父子相爭兄弟鬩墻的局面。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就是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掉瞭自己的兄長,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才當上的皇帝。明朝的朱棣同樣也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叛亂,從自己侄子手中奪取瞭江山。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上一任皇帝,對於繼承人的問題沒有處理好,才會發生這樣的慘劇。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性皇帝,當初她利用自己的手段,消除異己,培植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控唐朝的朝政大權。待到時機成熟後,她的兒子唐睿宗以及全臣紛紛上表,讓武則天登上天子的寶座,於是武則天“聽從”瞭大傢的意見,改唐為周,繼承大統。

雖然武則天十分迷戀權力,但是她確實是一位明君。在其執政期間,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並且知人善用,運用瞭狄仁傑、張柬之、姚崇等名臣。在她的統治下,武周天下國運昌隆,百姓安居樂業。

等到武則天年紀大瞭之後,對於選擇誰來當她的繼承人這個問題,武則天犯難瞭。該是立她李姓的兒子李顯、李旦為太子,還是立武姓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為太子。武則天猶豫不決,就把這個問題拋給群臣。大臣們討論瞭許久,還是形成兩派,一派認為自古天子不立異性諸侯為繼承者,本朝的皇帝姓武,應當立武姓的侄子為繼承人。但是擁護先朝的老臣則覺得應該由皇帝的兒子即位。

就在武則天舉棋不定的時候,她把這個繼承人的問題拋給瞭自己最為信賴的狄仁傑。狄仁傑就說瞭一句話,武則天就決定立李顯為太子瞭。狄仁傑到到底說瞭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資治通鑒》上是怎麼記載的。

狄仁傑每從容言於太後曰:“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這段話的大意就是武則天的皇帝是李姓祖先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而且李顯、李旦不僅是李姓子孫,也是她武則天的子孫。而姑侄與母子之間,明顯母子關系更親密。到瞭未來祭祖的時候,前來擊祭拜的人會是兒子還是侄子呢?

因為狄仁傑的一番話,武則天選擇李顯為繼承人,政權也得以平穩過渡。

不知道大傢對於武則天立繼承人這件事怎麼看?歡迎大傢留言討論。有喜歡小編,記得點贊關註喲!謝謝大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