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心”是什麼樣子的?“海洋之心”有什麼歷史故事?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海洋之心”有什麼歷史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的東西”這句話相信大傢並不陌生,這是2019年備受好評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的經典臺詞。希望和鉆石都代表瞭物質和精神上最美好的東西,因為稀少所以大傢覺得彌足珍貴。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鉆石都代表的美好,有的“希望”帶來的可能是厄運。而現實中確實有將兩者美好集於一身的物品,珠寶界有個人盡皆知的鉆石名為“希望。”

有的人或許對“希望”比較陌生。但是說到另外一部電影“泰坦尼克號”就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瞭。影片泰坦尼克號貫穿整個劇情的除瞭這艘就屬所有女生都想擁有的鉆石“海洋之心”瞭。劇中的海洋之心就是以“希望”為原型打造的影視珠寶,當大傢對它進行深入的瞭解後就會知道“希望”帶給他每一位主人的隻有絕望。相信你就能理解它隻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款鉆石最早是由一位老人在鯿基伯那河畔旁邊一座荒蕪的礦井內撿到,在粗略的制作後有112.5克拉深灰藍色經現在科技鑒定其純凈度達到VS1級別,老人故去後這顆寶石就引發瞭內戰,最後首領為瞭和平就講寶石獻給瞭神明,寶石被鑲嵌在印度悉多神像的眼睛上,被譽為神廟的聖物。後來有一個大膽的青年抵抗不住誘惑,在深夜偷走瞭鉆石,但不到片刻就被神廟的守衛抓捕處以死刑。

直到1642年,有一位來自法國的探險傢明叫塔維密爾偷取瞭這塊寶石,也許冥冥中自有註定,厄運就由此散播開來。他將偷取的寶石賣給瞭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從而獲得一大筆金錢並授予他男爵的稱號,由於塔維密爾腰纏萬貫便養成瞭他兒子揮金如土的壞習慣,很快他們傢的金錢就被揮霍一空,等到塔維密爾晚年時期他們傢已經一貧如洗,他為瞭重新獲得金錢又來到瞭印度希望能夠再次從神廟中偷得寶石,最終在途中被野狗咬死,自食惡果。
路易十四得到這款稀有寶石後命令工匠將其打磨成69.03克拉的雞心形寶石鑲嵌在王冠上並取名為‘王冠藍鉆石’,緊接著他最喜歡的孫子突然去世讓他倍感痛心,他自己僅僅戴過一次後也染上天花病去世瞭。寶石接著落到蓓麗公主的手上,她將寶石裝飾在她的項鏈上,最後公主在街上時不經意發生暴亂被平民毆打致死。再次繼位的路易十五把這顆稀有的鉆石送給瞭他的妃子,結果這位妃子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瞭頭。等到路易十六時期便又將這枚寶石送給瞭他的摯愛瑪麗·安東瓦內特王後,瑪麗王後素來喜愛珠寶,對這美麗的鉆石更是愛不釋手常常佩戴,最後的結局是國王和王後雙雙被推上瞭斷頭臺。

1792年的時候這枚寶石被大盜偷走,為瞭掩藏罪行盜賊將其重新磨制減重到45.54克拉,但由於寶石的“名氣”實在太大,幾經轉載始終無法出手,大盜最終餓死在街道上。後來“希望”轉手到新主人手上,新主人將其打造成45.52克拉的方橢圓形最終被著名的銀行傢亨利·菲利普·霍普以18000英鎊的高價買走,寶石以自己的名字霍普(hope)命名為“希望”這位便是泰坦尼克號中柔絲的未婚夫原型。
待霍普年老逝去後傢裡的親戚為瞭爭奪他的遺產打瞭長達十年之久的官司。隨後這顆寶石沉靜瞭一段時間一直在霍普的傢族傳承,其間1851年與1855年先後分別在倫敦世界博覽會和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過。所謂富不過三代終究逃不過這個定律,直到1896年霍普傢族徹底破產隻能將寶石拍賣用來抵債。給予“希望”的鉆石最終也沒有給這個傢族帶來永遠的繁榮。

1908年,這枚鉆石被土耳其的富商哈密德以四十萬美金收購,但這名商人在帶著妻子和孩子出門時遭遇車禍,從懸崖上翻瞭下去,全傢慘死。然後這枚鉆石被當時的土耳其國王贈送給他的親信左碧德,但不久該名親信又被國王秘密處死。1911年一位不信邪的美國人麥克蘭以11.4萬美金購買瞭“希望”將它作為禮物贈送給瞭自己的愛妻。麥克蘭夫人也是一位酷愛珠寶的女士,經常把“希望”和自己的另一枚名鉆“東方之星”同時佩戴,以顯示自己的地位與財力。就在第二年,他們的兒子橫遭車禍去世,不久後麥克蘭也暴斃而亡,而他們的女兒受不瞭打擊患上抑鬱癥後服用大量的安眠藥去世。

因為種種事跡“希望”鉆石變成令人望而生怯的噩夢,最終在1947年藍鉆迎來瞭它的最後一任主人:一位名為哈利·溫斯頓的珠寶商。他以110萬美金的價格買下瞭藍鉆“希望”,往後的十年中,溫斯頓帶著自己的名貴珠寶們在各地巡回展出,為慈善事業收集善款。經歷瞭64萬公裡,五百多人的洗禮,共籌得100多萬善款。
最後“希望”藍鉆被獻給美國的一傢博物館,每天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這枚神奇的寶石經歷過諸多磨難也見證過盛世繁華最終歸於平靜,也許這種極致美麗的東西從來都不應該屬於某一人,如果一開始他安安靜靜的一直躺在神廟,不曾沾染世俗的貪念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悲劇。如果它一開始的主人就將它用於慈善,而不是自私的占有它,或許……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