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封神演義》中的薑子牙是強化瞭還是弱化瞭?歷史上的薑子牙是怎麼樣的?

《封神演義》中的薑子牙是強化瞭還是弱化瞭?歷史上的薑子牙是怎麼樣的?

時間:2020-02-12 18:41: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歷史上的薑子牙是怎麼樣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說起薑子牙,很多人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封神演義》;在小說《封神演義》中,薑子牙是闡教元始天尊的徒弟,在麒麟崖上攻讀兵書40餘載,後奉命下山輔佐西岐。後殷三十六路伐周,其掌封神榜,執打神鞭,與截教門人鬥智鬥法。後周武王金臺拜將,準備東征,薑子牙被封為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在武王克殷後,薑子牙領玉虛法牒,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其實在小說《封神演義》中,薑子牙的表現很普通,為何呢?因為打架基本靠仙人,那些個普通將士,隻是戰場上的“觀眾”而已,就像商紂王麾下的魯雄,兵法韜略遠超薑子牙,結果還不是被薑子牙用一個法術給擒瞭?所以其實在小說中,薑子牙的能力和作用被無限縮小瞭。

而在正史中,薑子牙那才是真正的厲害。薑子牙早年窮苦,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薑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傢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是處,閑居在傢。

薑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溪,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姬昌,談論後姬昌大喜,認為薑太公是個奇才,稱薑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薑子牙輔佐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對外促使姬昌聯絡對商紂王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商紂王放松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

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是薑子牙謀劃籌策的結果;所以後代談論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隱秘權術的,都尊薑子牙的基本策略。在周文王死後,周武王姬發想完成姬昌的事業,但一切都還是要聽薑子牙的。雖然此時西岐實力超過瞭商紂王一方,但薑子牙還是極為謹慎,在試驗瞭一番天下諸侯心意後,果斷罷兵。

直到商紂殺死王子比幹,囚禁瞭箕子,荒淫暴虐到瞭極點時,薑子牙才向周武王姬發提出伐紂建議;結果不必多說瞭,周武王軍隊幾乎沒什麼損失就攻入瞭殷都,商紂王自焚而亡。在周王朝建立後,實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而薑子牙則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

當時的齊地是一片荒涼,據《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谷,而人民寡。”而且頗為動蕩,遠不是後來強盛後齊國的樣子;薑子牙赴任後先敗萊國,在站穩腳跟後以法治國,連斬營湯、狂矞、華士等人,安定民心。僅用瞭五個月,齊國再也沒有違抗命令法規的事情瞭,混亂局面迅速得到瞭安定。因而薑子牙成為薑氏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

在薑子牙的治理下,齊國制造的冠帶衣履暢銷天下,魚鹽流通列國,諸侯紛紛前來朝拜,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展為雄居於東方的大國富國。而且薑子牙還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

可以說,薑子牙是歷史上真正的奇才,他軍事能力瞭得,被歷代皇帝和歷代典籍尊為兵傢鼻祖、武聖;除瞭軍事能力外,他治國理政等等才能也是頗為不凡,加上他是齊文化的奠基人,而齊文化對後世的影響更是不必多說,所以後世又尊薑子牙為百傢宗師,比起小說《封神演義》來,要傳奇得太多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