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王後雅魚被侮辱,為何23年後才自盡?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雅魚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在春秋時期稱霸諸侯的國傢往往都是齊國,晉國這樣的大國,實際上,在南方一帶也出現過小國崛起,進而爭霸。
而吳國和越國就是這樣的國傢,雖然它們僅僅隻是曇花一現,但這兩個國傢的君主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都是《荀子》一書中認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在此筆者帶大傢瞭解的是因為這兩個國傢爭鬥,而引起的一則悲情事情,也就是越國的王後雅魚受辱自盡之事。

吳越之爭
吳國和越國是兩個國土相鄰的國傢,他們的國土面積都不大,在春秋戰國那樣的亂世當中,小國往往都會結盟,相互扶持,就比如“唇亡齒寒”的故事,晉國想要吞並虞過和虢國這兩個結盟,都是離間它們才能進行的。
而吳國同越國就很不一樣瞭,它們很早就有仇恨,爭鬥數代國君,就比如吳王闔閭,他就打敗瞭越王勾踐的父親,後有被越王勾踐打敗,而吳王闔閭的兒子夫差又打敗越王勾踐,還直接滅亡瞭越國。
既然出現瞭好幾代人的爭鬥,那麼也就避免不瞭傷害到無辜之人。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勾踐被迫同他的王後雅魚一同到吳國為奴,這是本來就是對勾踐和雅魚最大的侮辱瞭,但上天並沒有就此打住。
雅魚成為瞭階下囚,自然是任人宰割的魚肉,有一次就被充當瞭“工具”使用。晉國來瞭一個使者,吳國的相國伍子胥就想出瞭一個辦法,為吳國爭取權益。
那就是暗中將雅魚陪晉國的使者睡一晚,而後依據這樣的條件,來要挾這個使者,簽訂不平等條約,結果伍子胥的計謀很成功,但已經使得雅魚這位無辜的女人受到侮辱。
在古代,女性的名聲就特別重要,而她由一個高高在上的王後,成為瞭階下囚,本身就對她的打擊十分大瞭。畢竟在吳國,他同自己的夫君勾踐必定是受到瞭不同常人的待遇。
而伍子胥這種無恥的做法,更是奪取瞭雅魚的貞潔,讓她名譽掃地,這對她的傷害是何其之大啊。

忍辱負重,真實的賢內助
按理說,大多數的女性在經過這種羞辱,一般是選擇自盡,但雅魚沒有,她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雖然越國已經被吳王夫差消滅瞭,但越王勾踐始終不忘復國和復仇,不然他怎麼長期進行“臥薪嘗膽”,時刻讓自己保持艱難處境,提醒自己國仇傢恨。
而雅魚跟在勾踐身邊,一是可以照顧他,為他分擔些痛苦,同時還能鼓勵他,畢竟國傢滅亡,而勾踐這個國君還被敵國給囚禁。
這樣的如此不利的條件,很容易讓一個人一躍不振。勾踐很需要別人給他鼓勵,雅魚在身邊,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勾踐在隱忍3年之久,為瞭讓夫差認為他沒有逆反之心,甚至食用瞭夫差的排泄物,以判斷夫差的病情。
夫差最後確實被騙到瞭,放勾踐和雅魚回國,勾踐在相國范蠡的幫助下,成功復國,並開始自己的復仇之路。
經過瞭20年的時候,勾踐最終消滅瞭吳國,成功一雪前恥,而雅魚在得知消息之後,自盡於宮中。
雅魚沒有在受辱後直接選擇離世,就是因為她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她的身份就象征瞭整個越國的靈魂,代表越國即使受盡百般折磨,也會穩步向前,獲得最終的勝利。
結語
有人說西施一人比肩整個越軍,畢竟她成為吳王夫差的美人之後,不僅迷惑於他,還進行瞭間諜工作,為勾踐贏得不少戰機。
但雅魚的所作所為,不見得就比西施差,甚至比西施更加忍辱負重,畢竟西施是在勾踐回國之後才過去吳國充當間諜,很可能她就是受到瞭王後雅魚那種大義精神所影響。
雅魚身為王後,她就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吳國人想依靠羞辱打垮於她,但她依舊堅持下去,一直到瞭吳國的消滅,才選擇自盡而死。她這種行為就是先完成瞭國傢的大義,才考慮自身,這是一個貞烈女性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