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康熙時期坐鎮江南的曹傢是如何崛起的?為何雍正繼位曹傢就被抄瞭傢?

康熙時期坐鎮江南的曹傢是如何崛起的?為何雍正繼位曹傢就被抄瞭傢?

時間:2020-02-13 08:43: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康熙時期坐鎮江南的曹傢是如何崛起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從康熙初年一直到雍正初年,江寧織造曹傢坐鎮江南大半個世紀,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傢心腹。但說到底,曹傢始終都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在講究出身的清代,曹傢身份如此卑賤,其傢族又是如何興起的呢?

曹氏世居北直隸的豐潤,曹傢的一支在明代遷至遼東。曹寅的高祖曹錫遠在沈陽被後金俘虜,而成為正白旗包衣。曹氏這一支隨戰勝的滿人入關,曹氏其餘分支並未淪為包衣,安住在豐潤老傢。而部分遷居遼東的曹傢人也未被俘,以自由之身住在遼東地區。

五十年後,曹寅接待瞭一個來自遼東的親戚,他是曹寅的族弟,奉派南下江西擔任縣令。所以,從歷史淵源來看,曹傢僅有一支成為包衣,以包衣的身份得以榮華富貴。

史料中關於曹傢的高祖曹錫遠記載寥寥,對他的生平一無所知。康熙初年,曹錫遠被追封為“資政大夫”,妻子張氏為“夫人”。這些頭銜都是因為他的孫子的緣故,與他本人並未關系。

到瞭曹寅的祖父曹振彥之時,曹傢開始發跡。曹錫遠隻有這麼一個兒子,他生於1610年,明代史料記載他有生員或貢生的資格。後金時期,曹振彥成瞭俘虜,被歸入正白旗包衣的行列。由於他頗具文采,入關後,即1650年被任命為山西平陽府告州知州。

1652年,曹振彥署理山西大同府知府。1656年到1658年間,出任兩浙都轉運鹽使司鹽法道,同時期升任鹽運使。1658年,曹振彥死於任上,這時他的孫子曹寅才剛剛出世。曹振彥的兒子曹爾正,據《八旗通志》的記載,是正白旗第五包衣參領下的佐領,後來曹爾正被革去佐領職務,史書關於他的記載,也就隻有這麼多瞭。

縱觀曹傢的傢族史可以看出:曹傢第一代無足輕重,第二代富裕受人敬重,到第三代曹振彥的次子曹璽時,曹傢已是榮華富貴。

曹璽在長子曹寅出生於1658年,當時他在內務府當差,而曹傢日後所擔任的江寧織造生涯在此時尚未展開。不過,曹璽的運氣不錯,結瞭一門好親事,這對於他日後的飛黃騰達多有幫助。曹璽的妻子孫氏生於1632年,二十出頭就給皇子玄燁、即日後的康熙帝當保姆。

孫氏出身上三旗包衣,她25歲出宮返傢,之後嫁給曹璽。長子曹寅於1658年降生。玄燁小時候有一段時日因患天花住在紫禁城外,孫氏一直陪伴他的身邊。繼承大統後,玄燁顯然還記得孫氏舊情,而給予特別關照。1684年,曹璽去世,康熙親自登門吊慰。

1699年,康熙帝三次南巡,也特別召見瞭孫氏。孫氏覲見康熙時,康熙脫口說出:“此吾傢老人也”。不過康熙對曹璽出任織造應該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當時的康熙年僅九歲,政務具體由四大輔臣負責。

曹璽於1663年,即康熙元年赴任江寧織造,根據清制,這個職務是由內務府派人接任的。曹璽接到任命後攜帶傢眷移居南京,直到1684年卒於任內。現有的官方檔案中,並未記載曹璽的政績,不過想來他是一個十分幹練之人,因為1667年,曹璽奉召回京覲見康熙時,授蟒袍,加一品,同時追封他的祖父母為二品官銜,他本人則授工部尚書銜,妻子授一品夫人銜。這是曹傢族人前所未有的殊榮。

曹寅自五歲是遷居南京,他和弟弟曹宣接受嚴格的經學教育。這個時候,滿洲旗人包衣的職責似乎已成遙遠的回憶,時人也不會因為他們是包衣的身份而有所慢待。當時有一位大儒尤侗在辭官賦閑後,有這樣一份回憶錄:“司空曹公,開府東冶;手植楝樹,於署之野;爰築草庭,欄幹相亞;言命二子,讀書其下;夏日冬夜,龂龂如也。”

到瞭曹寅接手江寧織造後,曹傢的聲望與日俱增,達到頂峰,盡管他所擔任的江寧織造官品並不高,但因為是康熙帝的心腹,被委以著監督江南官員及文人士紳的重任。當時地方大員乃至督、撫上奏密奏的朝廷的奏本,都要通過曹寅之手上達天聽,可見康熙帝對他的信任與重視。

曹傢的發跡主要是與皇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確切地說是有康熙帝的特別關照。不過這種關照的有著局限性,出於感情因素,終康熙一朝可以庇護曹傢,但對於即位的雍正帝而言,他對曹傢並無感情。因此,在此後的清查虧空中,曹傢註定要成為一個典型,被抄傢治罪。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