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急劇增加是好是壞?為什麼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瞭包袱?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為什麼清朝人口增加反而成瞭包袱?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都知道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數量達到15億。而在中國的明代之前,人口數量並沒有超過1個億,隻要人口接近一個億,就會發生戰亂。
到瞭明清兩代,人口就進入過度膨脹的狀態,又使得中國經濟隻能在低水平均衡上掙紮。
那人口的急劇增加,應該是有正面影響的,為什麼在明清時期,卻成為包袱呢?

稅賦改革帶來人口劇增
先說中國的人口為什麼會過度膨脹,這跟底層老百姓面臨的財政壓力變化,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底層老百姓的稅收交少瞭。
這跟兩個歷史事件有關,一個是明朝後期推行的“一條鞭法”,另一個是大清入關。
明朝初年,中國貨幣短缺,朝廷收稅的時候收銀子很麻煩,市場經濟不太好運轉。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規定,把老百姓給分成四種戶籍來進行管理,少收點錢,那麼不足的部分就讓老百姓服徭役,以此來解決問題。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這套戶籍制度以及配套的徭役制度,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地方上早就有官員開始改革,讓老百姓交錢把徭役免瞭,再用這些錢去雇人幹活。

到瞭1581年,由明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張居正,把地方經驗推廣到全國,形成一套全新的財政制度,叫做“一條鞭法”。新的制度規定: 各種農業賦稅、雜稅、徭役等等,計算起來太復雜,把所有的雜稅給合並起來成為一條,按田畝來折算,統一征收銀兩。
之所以在明朝能夠進行財政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銀湧入瞭中國,大明的貨幣不再短缺,可以把全部賦稅都貨幣化處理。對於帝國來說,賦稅貨幣化可以提高征收效率和帝國的行政效率。對於老百姓來說,好處就是把征稅的基礎從“人”改成“地”,隻要名下沒有地,很多稅就不用交,這對於底層老百姓的財政壓力就大幅下降瞭。
底層老百姓的人口比例是占全部人口的大頭,稅賦少交就能能生養眾多子女,這就會提高中國人口的規模上限。
所以,明朝之前的朝代,人口超過一個億就天下大亂,而明末一直到接近兩億,才開始出現動亂。
清朝也是繼承瞭明朝這種稅制,並且繼續往前推進,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政策,就是把張居正的改革繼續向前推進。

清朝入關的紅利
接下來,再來分析下清朝入關帶來的和平與紅利。
明朝時期,中原的老百姓要同時負擔起兩支高強度的軍隊,一支是大明的政府軍,另一支是關外的遊牧者,遊牧者靠的是從中原掠奪戰利品來維系部落統一。當時的老百姓要被迫交各種苛捐雜稅,非常痛苦。
到瞭滿清入關,中原的百姓隻需要負擔一支中等強度的軍隊就行瞭,因為關內關外統一,打仗也少瞭。老百姓要交的稅一下子少瞭很多,財政壓力就再次下降。

康熙帝就說過永不加賦,這在清朝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明朝就不行。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生養能力更被釋放出來,這就是滿清入關帶來的紅利。於是大清的人口接連突破到四億之後才出現問題。
過去有人說,清朝的人口規模能夠如此爆炸式地增長,是因為引入瞭來自美洲的農作物,比如玉米、土豆等等,養活瞭更多的人。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大清引入瞭美洲作物,導致人口變多瞭,相反是因為人口變多瞭,大清不得不引入美洲作物。
數據表明,到瞭民國初年,美洲作物的產量還不足中國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十。所以人口爆炸不能用美洲作物來解釋,而應該看到底層百姓面對的財政壓力與人口規模上限之間的關聯。
中國的歷史走到朝代末期,一定會走上類似於大清這樣一種多元帝國的狀態。即使1644年大清沒有入關,也會出現由別的遊牧者主導建立的朝代。

隻有在多元帝國的體系下,中國的整體潛能才能被全面釋放出來,帝國的疆界才能囊括中原、草原、邊疆等地區,擴展帝國的極限。到瞭這個階段,帝國會獲得一種和平紅利,中國的人口會進入爆發性增長,從中國人多子多福的觀念來看,未嘗不是好事。
加入世界秩序
不過,人口的急劇增長,也讓中國陷入瞭一種自我鎖死的狀態。
清朝人口的增長,帶來瞭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大量人口過剩,沒事可幹,勞動所得不足以維持生活。對過剩人口來說,本來就沒錢賺,勞動力成本極為便宜。這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任何以節省勞動力為目的的技術變遷,在當時的中國都不可能出現。
這意味著,中國不可能出現工業革命,因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是以技術變遷為前提。沒有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就沒法真地發展起來。

這些過剩的人口,單靠農業經濟沒辦法吸收,隻能靠工業經濟才行。但是人口過剩,又導致中國無法進入工業經濟。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因為過剩的人口如果無法獲得相應的勞動收入去維持生活,最終就會變成流民,導致天下大亂。
但是,憑借當時中國自身的實力,又無法跳出這個陷阱,怎麼辦?這就必須利用外部傳入的新技術,來刺激中國發展起工業,吸收過剩人口。
這個外部就是西方世界, 到瞭這個時候,中國通過與西方的相遇,加入到世界秩序當中,這是當時中國歷史發展的內在需求。
西方的到來確實給中國帶來瞭戰爭與屈辱,但是西方根本沒法完全征服中國。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人口實在太多瞭。

中國就利用瞭列強無法完全征服的空間,尋找到機會,發展出解決困境的手段。隨著中國作為一個封閉經濟體,利用過剩人口加入到一個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反倒有可能會成為中國的巨大競爭優勢,因為勞動力價格便宜。
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在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之後,便深刻地改變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