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張嘴實現秦國復興,揭秘張儀傳奇的一生
對張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瞭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竟僅憑那一張嘴,橫擊六國合縱聯盟,助力身處困境的秦國實現瞭復興之路。
這樣的一張嘴,古籍稱為“張儀舌”,而這個人,便是兩為秦相的張儀。
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傢、外交傢和謀略傢。
他師從鬼谷,習得合縱連橫之術法,在那個亂世之中,張儀雖一介佈衣,但以舌取國,亦縱橫天下。
可是,在忝為秦國相邦之前,張儀走的每一步似乎並不順利。
當時,蘇秦一張利口,可佩諸國相印,張儀心喜,欲投之發展,可是沒曾想,卻遭蘇秦狠心拒絕,張儀那書生意氣被踐踏得淋漓破碎。
張儀如此堅毅隱忍之人,如此自尊之人,又豈會善罷甘休。

於是,在東都酒肆之中,出現瞭這樣的一幕。
一個地位尊貴的翩翩公子,一個窮困潦倒的落魄書生,因為一道魚生,一把名劍,惺惺相惜。
昭文君賞識張儀才華,將湛盧贈之。在象征天下的九鼎前,昭文君笑問:“哪國青史願存張儀?”
張儀把酒臨風,豪氣萬丈“秦!”
君以國士待我,儀自當為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秦王躬身:“先生教我!”
張儀輕輕頷首,振臂一揮,河西大地盡收囊中!
五國攻秦,君臣攜手,秦王一句“交托相國!”鄭重一禮,亦以國重托。君之重托,張儀豈敢辜負?
函谷關外,張儀孤入深營,出生入死,以一介寒士,開創秦國鼎盛大業。
短短二十載,秦國由弱變強,屹立亂世之中,終成諸侯強國。

可就是這樣一位為秦國出生入死的相國,在秦王駕崩之後,卻走入瞭英雄遲暮之年。
新王忌憚張儀謀國之才,恐生變故,故派人前往刺殺。張儀未死,可心中至愛卻因此而死!一代雄才,隻手間可傾覆天下,可是竟連自己的心愛都護不住。
當張儀顫顫巍巍最後一次走上大殿,怒斥著那些喋喋不休的蠅頭小人時,此際,那滿頭花白,竟是那麼刺眼!
轉身離開時,張儀的心中更滿是淒涼。
回首往昔二十載,那位言語間傾覆諸國的壯志秦相,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兩為秦相,也曾在九鼎前意氣風發壯志凌雲,也曾在廟堂之上嬉笑怒罵怒斥群臣,也曾為報秦恩隻身涉險。
這滄桑二十載,來時影單,去時身孤,可能就是對於張儀的真實寫照罷。
暮年退隱,竟在鄉間與犀首不終而遇。一處草廬,兩位大才,三杯濁酒,四涕橫流。
酒罷菜盡,張儀不禁搖頭苦笑,舉空杯而嘆:“敬這大爭之世,敬這小酌之時。”
壯年豪邁不已,橫奪諸侯之土,舌戰群雄,何等闊氣凌雲!
老暮枯槁之年,無力事秦,卻被逼得如此境地,著實令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