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的馬球運動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細數唐朝馬球軼事!

古代的馬球運動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細數唐朝馬球軼事!

時間:2020-02-14 08:01: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的馬球運動是怎麼樣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唐朝馬球運動可謂是傢喻戶曉,上至帝王、貴族與文武百官,下至宮女百姓每個人都是球迷。而最離奇的就是還有兩位皇帝曾因為馬球去世,關於馬球,唐朝也有一段不得不說的史話要談。

在唐朝,全國上下都有馬球球場,馬球之風可以說是席卷瞭整個唐朝上下。後來因為被傳得十分神聖,馬球便成為,唐朝對外交流文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後來,馬球由唐朝傳到西方。在唐朝逐漸衰落之後,雖然馬球在本土已經銷匿瞭蹤跡,但在西方仍有所保留。

一、探秘馬球的興起

在唐朝,皇帝和皇親國戚都熱愛打馬球。馬球盛行的證據,從很多繪畫作品和出土文物中就能反應出來。比如在故宮博物院中的《便橋會盟圖》中,描繪的就是是唐朝與鄰國開展的馬球比賽、李世民與突厥可汗在長安城西比賽的場景。

畫面上繪畫瞭很多名身穿鎧甲的戰士在策馬奔騰、拿著球杖爭球的畫面,場面被描繪得栩栩如生。還有在唐朝太子的墓中,也有挖出壁畫,壁畫上則描繪著唐朝馬球運動的場景,其中有二三十多個參與打球的人,他們騎著馬匹、手拿著球杖,擺出不同的擊球姿勢。

不隻是唐朝盛行馬球比賽,在三國時期,也有這類活動。比如其中著名的詩人曹植,他寫過的詩句中就有此描述:“連騎擊鞠壤,巧捷推萬端。”這一段描寫的就是打馬球的情景。

馬球在古代,又被稱之為擊球與擊鞠。他們是一種騎在馬背上的活動,他們用長柄棍子去擊打地上的木球。馬球一般都會在大草原上或者十分空曠的原野上舉行,首先比賽的選手會被分為敵我兩隊,他們手拿著球杖,一起打出一球。哪方球先攻入對方球門中,誰就得分。

有關馬球運動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在漢朝就出現瞭的,也有說是唐朝初期從外國傳入的。總之說什麼的都有,但是真實的歷史上,馬球運動其實是興盛於唐、宋、元三個朝代的,其中又以唐朝馬球最為盛世。

比如,在唐朝歷屆二十三位皇帝中,其中就有十一位是馬球迷,當中還有兩位因為打馬球去世的。在這十一位皇帝中,唐中宗、唐玄宗、唐宣宗、唐僖宗、唐昭宗等都想要為馬球打開國際市場、把它發揚光大。因為騎馬和技能的鍛煉,在軍隊訓練上也會出現。

二、細數唐代皇室與馬球相關的軼事

唐玄宗年輕時也是個馬球迷。他曾參加過唐朝與吐蕃舉行的馬球賽。在當時他還隻是個王,還不是皇上。他不顧形象地在馬球場上騎馬來回奔波,而且技術瞭得、連連進球,最終贏瞭吐蕃人。天寶六年時期,唐玄宗終於得償所願地下詔,他設定瞭軍隊將馬球作為訓練項目之一。從此以後,打馬球在軍隊中十分興起。

而當時的唐穆宗駕崩得很離奇,因為他就是死於球場的皇上之一。他對馬球的癡迷程度已經到瞭不分晝夜的地步,最終因為打球時受傷引發感染、最後斃命。不爭氣的是。繼任的唐敬宗也是球迷,他為瞭打馬球不理朝政、甚至無心上朝,還專門從全國各地收納精英馬球選手、讓他們與自己切磋比較。在一次酒宴上,他被馬球將蘇佐明殺害,當時他年僅18歲。

當時,不僅唐朝皇帝們熱愛馬球成癡,就連文武百官和百姓都十分喜愛這項運動,導致全國上下都成為瞭馬球迷。包括婦女,她們在處理完傢務後最喜歡的就是湊在一起打馬球。

由於馬球在唐朝十分流行,幾乎成瞭唐朝的傢常便飯。所以這就間接導致唐朝也願意以馬球的形式與其他國傢開展交流文化。當時最引人註目的的記錄就是,唐朝曾與渤海、高麗、日本、突厥等國傢打過馬球比賽、探討馬球與傳統文化。每當皇上贏瞭,就好像打贏瞭侵略者一樣。就是因為在如此頻繁的對外交流比賽下,馬球流傳到瞭世界各國,直到走向西方,從而保留在瞭那裡。

三、唐代馬球運動風靡世界的來龍與去脈

在唐朝逐漸沒落後,馬球也隨之流傳到瞭別的國傢,比如宋、遼、金、元等。在這四個時期,朝廷將馬球作為一項活動,並且還制定瞭詳細的規則和比賽。好景不長,到瞭明朝後,馬球就開始走下坡路,到清朝後期就已經沒瞭。

但是大約在公元13世紀時,人們發現馬球重新浮出水面,此時的馬球運動是從中國傳到印度的,之後被英國的一位園主發現,而後傳到英格蘭。再過不瞭多久,這項運動就像病毒一樣,在英國軍隊中間流傳起來。

自從馬球運動紮根在西方後,西方對其的比賽規則進行瞭重新規劃,規劃的內容也和以前不大一樣。它的比賽制度是慢慢變化的,原先每個隊伍還有九名隊員,但是逐漸變為七名,最後變成每隊變成四名隊員。而且馬的格局和選手的服裝也有瞭不一樣的規定。

到瞭19世紀初,英國人首次向全世界發表瞭馬球的規則。同時,當代馬球活動又被傳入到瞭美國。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世界的錦標賽就帶上瞭馬球。這間接地讓這項活動瘋狂地蔓延到整個歐美國傢,甚至是別的國傢。

在20世紀初,馬球被3次列為奧運會項目。回到現代,就算我們中國沒有瞭馬球這項活動,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於別的國傢。比如在英國、美國、阿根廷、印度以及中東的城市中,依舊十分流行。

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馬球賽是在唐中宗時期,當時唐朝和吐番舉行過一場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馬球賽。因為當時吐番人派使節想要迎娶當時的金城公主。之後還提出瞭一個條件,那就是讓吐蕃的馬球隊和大唐馬球隊比較一番,當時的皇上爽快地答應瞭。

於是皇上就對吐蕃的使臣說,讓他們在梨園亭子看這場比賽。唐朝的梨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的皇傢音樂舞蹈與戲劇共存的地方,在裡面有一個巨大的球場,皇帝在這裡經常舉行打球活動,所以裡面才會有一個很大的馬球場。

在唐代建設中,尤其是國都長安的建築,一般都是十分講究的,建築也十分高端大氣,尤其是當時的馬球場,它的設置是也是相當講究的。畢竟是唐朝十分盛行的運動。建築設計自然是不在話下。而在球場的旁邊,設有亭子椅子之類的坐席,那就相當於如今籃球場上的觀眾席。球場的地面則都要經過細心的處理,一般是格外寬廣平滑的。就好像唐人閻寬在《溫湯禦球賦》中寫道:“廣場惟新,掃除克凈,平望若砥,下看猶鏡。”而在楊巨源的《觀打球有作》詩中也有提到過:“親掃球場如砥平”。

在唐朝除瞭唐玄宗這樣一個球迷皇帝後,唐穆宗李恒——上面提到過——因為打球受傷感染死瞭,穆宗死瞭之後,敬宗李湛繼位後也是日夜打球、不理國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唐昭宗李曄是唐代末期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可以說當時是朱全忠的傀儡皇帝。後期他被朱全忠逼到洛陽,軍隊逃。但是,就是在這等危險情況下,他還是把許多個馬球選手帶在身邊,可見當時唐朝皇帝天子們有多麼沉迷於馬球瞭。

馬球活動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明朝初,經歷瞭一千多年,它同樣給唐朝帶來瞭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它同樣也流傳瞭不少相關詩篇詞賦。遺憾的是唐朝後時的馬球相關內容,在步入清代後期,就隨著西方文化的文化遠遠流去,最後已經銷聲匿跡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