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一介女流為何能“貴比親王”?隻因為她太像武則天!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太平公主的一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唯一女兒。大唐乃至於中國,還沒有哪位公主像太平公主這樣有存在感。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當政治花瓶,積極參與政事,獲得瞭常人難以想象的權勢,被唐睿宗賜予瞭一個史無前例的封號——“鎮國公主”。
太平公主大約出生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最小的孩子。事實上,在太平公主出生前,李治和武則天就曾生過一個女兒。但是為瞭陷害王皇後,武則天竟親手將尚在襁褓中的女兒掐死。
為瞭彌補自己對於大女兒的愧疚,武則天幾乎將所有的愛都傾註於太平公主身上。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平公主長得“豐碩,方額廣頤,多權略”,武則天認為她很像自己,更是“愛之傾諸子”。

高宗永淳年間以前,親王的實封戶為八百,最多的也不 過一千,公主出嫁則為三百戶。然而太平公主的 “湯沐邑”則高達到一千二百戶。
武則天為瞭篡奪皇位,曾百般迫害自己的兒子,其中次子李賢被武則天毒殺。而李顯和李旦,經常被流放、軟禁以及陷害,過著擔驚受怕、朝不保夕的生活。由於太平公主是女兒身,對武則天的權力構不成為什麼威脅。因此武則天將自己僅剩的一點親情,全部給瞭她。聖歷初年,武則天將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三千戶,達到瞭“貴比親王”的地步。
公元676年,吐蕃派使節出使大唐,希望讓太平公主與贊普(吐蕃王)和親。武則天當然不舍得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嫁到青藏高原,於是趕緊為她操辦婚事,將她嫁給瞭高門子弟——薛紹。據說太平公主當時結婚的排場,遠遠超過瞭公主應有的規格,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瞭沿途的樹木,為瞭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瞭萬年縣館的圍墻。

在與薛紹的婚姻中,太平公主尚能遵守婦道。她與薛紹相互扶持,一同生下瞭二子二女。但是好景不長,薛紹卷入瞭薛顗的謀反案。對於有膽威脅自己權勢的人,武則天從來都毫不手軟,六親不認。她不顧太平公主的苦苦哀求,竟將薛紹活活餓死在監獄裡。
為瞭“撫慰”太平公主,武則天將她嫁給瞭自己的侄子——武攸暨。一方面讓太平公主不至於守寡,另一方面也是為瞭實現她的“李武聯合”的戰略構想。
薛紹死前,太平公主滿以為,母親隻會殘害自己的兄長。作為女兒,對母親的皇位不會有威脅。但薛紹死後,太平公主才意識到,在母親的怒火面前,沒人能幸免。武則天沒有因薛紹之事牽連自己以及兒女,或許已經是最大的寬待瞭。
由此,太平公主對武則天由愛戴和尊敬,逐漸變成瞭憎恨和害怕。因此在武則天在世之時,太平公主從來不敢招攬權勢,而是選擇韜晦避禍(“外檢畏,終後世無它訾”)。武則天見太平公主如此識相,於是將她賜姓為“武”,並給瞭她很多賞賜。

經過與武則天的長期相處,太平公主不斷模仿其母親的行跡。而她也逐漸發現,自己與母親變得越來越像。她們對於權勢、財富以及男寵,都擁有著共同的愛好。一日,著名貪官宗楚客,因為巨額貪污和府第奢華過度而遭貶。太平公主看到宗楚客的府第,竟發出由衷地感嘆:
“見其居處,吾輩乃虛生耳!”
也就是說,見到宗楚客的居所,才知道我一直以來都白活瞭。
為瞭獲取更多權勢和財寶,太平公主不斷地討好自己的母親。甚至將自己的男寵,“蓮花六郎”獻給瞭武則天。為瞭獎賞女兒的忠誠,武則天不斷提升太平公主的地位,甚至經常和她一起謀議政事。
在第一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尚知瑾守婦道,從不越軌。但在第二次婚姻中,太平公主卻經常當著武攸暨的面,和男寵巫山雨雲。武攸暨雖然十分氣惱,但也無可奈何。

公元699年,武則天身體不適,她擔心自己死後,太子李顯會對武氏諸人反攻倒算,於是“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 與武攸暨等為誓文,高天地於明堂,銘之鐵券,藏 於史館”(《資治通鑒》卷206)。”
其中,武則天希望太平公主能以李傢公主以及武傢媳婦的身份,調停李武兩傢的沖突。這就使得她名正言順地成為武則天死後的朝政局勢中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成為她日後幹政的基礎。
公元705年,太平公主與其夫武攸暨、宰相張柬之等於神龍元年正 月,在神都洛陽利用禁軍發動政變,誅殺張易之、 張昌宗,進而逼武則天退位,幫助唐中宗李顯復辟,復國號為唐。因誅殺“二張”之功,太平公主加封“鎮國太平公主”,享食邑五千戶。
武則天去世後,太平公主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參與政事,追求她所貪慕的財富與權力。當時,唐中宗李顯昏聵無能,將政事交給瞭韋後以及武三思。而李顯的愛女安樂公主更是直接威逼父親,想要當皇太女。不久後,韋後和安樂公主更是毒死瞭唐中宗,立年幼無知的唐殤帝為君。

為瞭防止韋後成為第二武則天,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聯合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以及其黨羽,將相王李旦扶上瞭龍椅。因為這份功勞,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一萬戶。此外她的三個兒子,都封瞭王。這是自大唐開國以來,首次加以如此高的實封。
唐睿宗李旦稱帝後,太平公主勢焰熏天。當時她的情夫——竇懷貞、 肖至忠 、 岑羲、 崔提等人先後當瞭宰相,當時朝廷的七個宰相,五個是太平公主的人。此外,與太平公主偷情的胡僧彗范,被封為三品官。可以說,太平公主的親信以及情夫,已經遍佈朝廷。不僅如此,唐睿宗對於太平公主,更是言聽計從,遇到緊急事務,都要先問太平公主,再才是問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才高功大,若加上德高,自然是國傢之福。但是令人嘆息的是,太平公主卻是個利欲熏心,極其缺德之人。她的土地莊園遍佈京畿,所用器物也是全國名產,為她運送貨物的車輛絡繹不絕。“崇飾邸第”奢華程度可以和宮廷相比,府中奴婢,就多達上千人;“供帳聲伎與天子等。侍兒曳紈谷者數百,奴伯嫗監千人,隴右牧馬至萬匹”。

按說有瞭這樣的權勢,太平公主應當知足瞭。然而太平公主對於母親的學習,已經到瞭走火入魔的地步。她還想繼續向上爬,成為中國第二位女皇帝。而為瞭當皇帝,就必須排除她的侄子——李隆基。
由於妹妹和兒子鬥得不可開交,受盡夾板氣的李旦宣佈退位,將皇位讓給李隆基。而李隆基,可不像李旦那麼好對付。於是太平公主暗中聯系禁軍,準備發動第三次政變,殺死李隆基,實現自己榮登九五的夢想。
然而唐玄宗早已接到瞭線報,於是他先發制人,將太平公主一黨誅戮殆盡。倉皇間,太平公主躲進南山的寺廟裡。三天後,太平公主見大勢已去,隻好回到傢中,用毒藥結束瞭自己的生命。事後,李隆基查抄太平公主的田產和府庫中堆積如山的珍寶,竟查瞭三年還沒查完。而她給自己修建的別墅——“樂遊原”,竟可分給四個王爺當王府。
尼采曾說:“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太平公主戰戰兢兢地活在母親的淫威之下,觀察、模仿著母親的一切,最終險些成就瞭母親一般的功業。但是太平公主有才無德,不像武則天在殘忍之餘,仍有愛民護民的良心。她窮奢極欲,結黨營私,耍盡陰謀詭計 , 最終難免玩火自焚 ,身敗名裂。太平公主確實很聰明,但是絕對稱不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