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12歲少年成名,後來為何又銷聲匿跡瞭?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甘羅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甘羅一定是死於“站錯隊”,而且大概率是死於20歲之前。
甘羅一舉成名,靠的就是12歲出使趙國,用計讓秦國得到瞭十幾座城池。此時秦王政也剛剛15歲,還沒有親政。
我們要理解甘羅的“離奇”遭遇,就必須瞭解當時的秦國政局。公元前247年,13歲的秦始皇被立為秦王,但是他並未親政,大小事務全部由丞相呂不韋把持。

秦王政喜歡呂不韋嗎?當然不喜歡,他這個年齡完全可以自己說的算瞭。所以,秦王政很可能在13歲的時候,就在計劃幹掉呂不韋瞭。想一想康熙吧,14歲親政,經過兩年的準備,16歲就幹掉瞭鰲拜……這種事情根本不需要解釋,應該是一種“帝王本能”。
秦王政要幹掉呂不韋,首先需要的就是扶植自己的力量,絕對忠心於自己的人。
呂不韋也不傻,作為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一個眼光毒辣的政客,他知道自己的很危險。
所以,呂不韋決定:秦王政不是需要培植自己的力量麼?那我就送你一個。
呂不韋評價甘羅:“昔甘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傢之子孫,諸侯皆聞之。”你看,說得很明白,甘羅是名門之後,朝中權貴都知道。確實,甘羅的爺爺甘茂,曾經是秦國左丞相,後來遭人詆毀陷害,跑到齊國去瞭。
這意味著什麼?甘羅屬於上層人士,名門之後,但是現在因為爺爺“叛逃”,政治前途一片黯淡。
於是,呂不韋果斷出手,把甘羅收入自己門下。呂不韋作為秦國的實際掌權人,把甘羅拉到自己的身邊,其用意不言自明——我培養你,把你捧上去,你以後要知恩圖報。
後來,呂不韋用自己的手段,把甘羅培養瞭出來,且找到瞭出使趙國的好機會,讓甘羅一戰成名。
甘羅12歲被拜相,難道真是秦王政的意思?此時秦王政還沒有親政,誰能擔任上卿這種大事,他說的根本不算。所以,這隻能是呂不韋的意思,他給秦王政安排瞭一個年齡相仿的朋友。
對於秦王政來說,他能不知道甘羅是呂不韋的人?

所以,此時的甘羅就很尷尬瞭。當秦王政認真籌備對付呂不韋的時候,甘羅就必須要“站隊”瞭。
秦王政21歲即將親政時,朝廷的政治鬥爭已經到瞭白熱化的時期。如果此時甘羅還活著,也應該是18歲瞭,按道理說總應該留下一點歷史記錄的。
但是他從史料中消失瞭,為什麼呢?大概率是因為他選擇瞭忠於呂不韋,而被秦王政處理掉瞭。通過非正常手段,滅掉呂不韋安排在身邊的這顆棋子,秦王政才能安心的籌備親政後的大動作。
22歲這一年,秦王政迅速滅掉瞭嫪毐的叛亂,摔死瞭太後的私生子,之後又免掉瞭呂不韋的相職,逼得呂不韋隻能自殺——這一系列舉動能順利完成,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秘密準備才行。
所以,甘羅很可能是忠於呂不韋,成瞭秦王政的絆腳石,所以被秘密處理掉瞭。不然以他的情況,一定會成長為秦始皇身邊重要的幫手,青史留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