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南宋嶽傢軍將領,王貴為何要背叛嶽飛?

南宋嶽傢軍將領,王貴為何要背叛嶽飛?

時間:2020-02-14 17:02: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王貴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一定對王貴這個人不陌生,可以說他在秦檜等人冤殺嶽飛這件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說如果沒有王貴,秦檜等人想要殺掉嶽飛將會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而王貴身為嶽傢軍第三號人物(嶽飛,張憲之後),跟隨嶽飛征戰多年,他與嶽飛之間一定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但即便如此,最後出賣嶽飛的恰恰就是王貴。不得不說,王貴的背叛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也無法接受。因為在我們所認知的思想與情感范圍內,曾一同出生入死過的兄弟應該是這世界上最可靠的,最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那個人,然而現實總是那麼的殘忍。

自從嶽飛死後,無數人都不理解王貴為何要背叛嶽飛,與此同時,也有無數人想要試圖解開這個疑問,但最終所得到的結果也都隻是個人的猜測而已,畢竟史書對王貴背叛嶽飛這件事的記載也是一筆帶過。

這種模棱兩可的記載不知是作者有意為之,雖然深知各種原因但卻三緘其口還是作者真的不知道王貴背叛嶽飛的原因是什麼。也許王貴本身就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也或許王貴也有自己的苦衷,不得已而為之吧。

那麼今天,筆者也在這裡談談自己的看法,畢竟歷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當你面對史書上的幾句話甚至幾個字的記載時,你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將這書上僅有的幾個枯燥的字句擴展成一個比較合理的故事推演。

毫無疑問的是,在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之前,王貴是不會有背叛嶽飛這個想法的,因為在這一年之前,嶽飛還是手握重兵的武將,而在這一年,宋廷準備與金國議和,所以這一年主戰派武將紛紛遭到朝廷打壓,嶽飛、韓世忠都赫然成為朝廷打壓的對象。

四月,張俊,韓世忠為升為樞密院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三人同為中興四將,同樣的明升暗降,但不同的是,韓世忠選擇瞭隱忍,張俊選擇瞭與秦檜同流合污,而嶽飛卻極力反對議和,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知道想要與金國議和,就要拿一個人開刀,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議和的決心,很顯然嶽飛就是最佳人選。

八月,嶽飛被罷免樞密副使一職,改任萬壽觀使這一閑職,至此所有人都明白瞭,朝廷這次對嶽飛的調動將意味著什麼。

面對嶽飛的失勢,嶽飛本人非常的坦然,他回到瞭江州閑居,似乎外界所有的事情都與他無關,但王貴此刻已經變得異常的糾結焦躁,王貴雖然是一個武將,但他深諳官場之道,他明白嶽飛的失勢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嶽傢軍的幾個核心將領將受到牽連,意味著自己也將前程盡沒,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嶽飛的性格以及嶽飛與朝廷議和決心的沖突所造成的必然結果,王貴也許不懂什麼歷史的經驗教訓,但他知道,自己身為嶽飛的左膀右臂,如果嶽飛出事,自己也難逃一死。

可是他不想死,是的,即便上過戰場親身經歷過血腥殘忍的戰場廝殺,即便與死神多次擦肩而過,他依然不想死,活著多好!活著便有無限的可能,但如果死瞭,那就死瞭,生前所努力過的拼搏過的一切都將是過眼煙雲,王貴不甘心,他不甘心這一切就這樣結束,但他又不忍心,不忍心出賣嶽飛,所以他糾結,他痛苦。

不過這種痛苦很快就會結束,就在嶽飛被降職的同時,張俊在秦檜的授意下收買瞭嶽傢軍另一將領王俊,令他帶著一張誣陷嶽飛和張憲的訴狀找到王貴,逼迫王貴親自將訴狀上交朝廷,第一次王貴拒絕瞭,但知根知底的王俊很快就找到瞭突破口,他找出瞭可以威脅王貴的把柄,以此來威逼利誘王貴與其同流合污。

那麼王俊找到瞭什麼把柄呢?有說法是王貴的傢人私下收受賄賂,而王貴雖然清楚但卻有意縱容,犯下瞭姑息縱容之罪,但筆者個人認為這絕對不是致使王貴走向嶽飛對立面的主要原因。

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王貴本就不是一個絕對忠義之人,他有私心,相比之下,嶽飛和張憲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嶽飛一心想要收復中原,張憲則一心想要跟隨嶽飛實現嶽飛的理想,兩人都從未想過通過戰場上的廝殺來獲取功名。

而王貴則不然,他希望通過跟隨嶽飛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來使自己功成名就。所以,當嶽飛失勢的時候,王貴敏銳地發現繼續跟隨嶽飛已經不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王貴最終的選擇一定是拋棄嶽飛,隻不過道義令他第一次拒絕瞭,而利益卻令他無法拒絕第二次。

雖然以上的分析筆者並無真憑實據可供大傢參考,但所談一切皆是建立在最終結果的基礎上並加以對人性的分析,若將王貴看作一個普通人,那麼不管面對任何事,他必然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因此背叛嶽飛也在情理之中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