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是一個刻苦勤勉的皇帝 崇禎為何還是無法挽救大明朝
還不知道:明朝崇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崇禎皇帝是大明最後一任皇帝,也是大明皇帝中最勤奮最用心的皇帝,想當年朱元璋開創大明之後,自崇禎皇帝結束,中間十數位皇帝,其中沒有一個皇帝像崇禎這麼刻苦,這麼勤勉。

自從天啟皇帝駕崩之後,十七歲的他從信王成為皇帝,可卻受到瞭東林黨和閹黨的轄制,甚至在剛剛入宮的時候都不敢吃禦膳房中的飯食,隻能自己偷悄悄在身上藏幹糧,可見當時的情勢有多麼的危險。

之後崇禎為瞭扳倒魏忠賢,聯合瞭其對手東林一黨,結果魏忠賢非常容易的就倒臺瞭,可隨之而來的東林黨卻成為瞭帝國大害,貪污受賄等黑手不用多說,還有欺上瞞下的勾當幹瞭不知道有多少。

可惜的是,崇禎皇帝並不知曉。原來明朝在建立之後,為瞭防止臣子欺君,就設立瞭錦衣衛,成祖因為是篡侄子的皇位,所以並不信任錦衣衛,於是另設東廠,後來又加上瞭個西廠。這些太監並沒有歷史敘說的那麼可惡,雖然同樣貪財,可他們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比如向皇帝回報民間現實的情況,這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可崇禎皇帝恨魏忠賢恨的要死,哪裡還能聽信這些太監的話語,就連其身邊的大伴王承恩也不是完全信任,於是東林黨欺上瞞下,崇禎雖喲治國韜略,因為手底下沒有聽話的人,瞭解不到實際情況,隻能瞎忙活。

而這隻是其中之一原因,崇禎皇帝上位之後本來國傢局勢就不好,關外的後金已成大勢,這個時候隻能集中內地的力量,任用賢才,方可平定遼東之亂。可崇禎皇帝剛愎自用,說起來就是有股小孩子的性格,信任一個人無限度的信任,懷疑一個人同樣如此,哪怕這個人做的有多好。
從崇禎元年開始,到崇禎十七年結束,光是內閣大佬就下獄不止其數,縱觀明朝一十六位皇帝,就數他在位的時間能折騰,這還不算。多疑也就算瞭,最主要的是不瞭解裝瞭解,遼鎮局勢一壞再壞。隻知道征餉,對朝中的克扣成例卻閉眼不聞,眼看天災不斷,加上征稅繁重,百姓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這下內外交困,自己吧自己裝在口袋中還自以為是的封上瞭口。
這也不算,大明還有回天之力,北方雖然亂成一鍋粥瞭,可江南之地仍然富裕,隻有及時調動南方的糧餉,征收商稅賑濟災民,固收遼鎮還是能緩過氣來,可這個時候他又膽小懦弱瞭,面對東林黨的的傢鄉,他居然不敢動這些帝國蛀蟲,結果自然明瞭。
北地百姓因遼餉繁重,起義軍勢力越來越大,遼東占據越來越緊張,哪裡都要用錢用兵,就這樣,龐大的帝國被拖垮拖死。所以不能說崇禎沒有才能,沒有能力,隻是因為耳目被遮,用力不對,導致空有中心之志,卻不能力挽狂瀾,最終煤山自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