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人留長發對生活十分得不便 古人為什麼還要留如此之長的頭發

古人留長發對生活十分得不便 古人為什麼還要留如此之長的頭發

時間:2020-02-15 14:33:1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古人留長發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一說古人為什麼喜歡留長頭發,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清朝時期的蓄發形式,其實不然,清朝時期人們留的那不叫長頭發,而是留辮子。清朝之前,古人也是長發,隻不過不將頭頂的頭發刮掉罷瞭。在古代,什麼都沒有現代方便,既不方便洗頭,也不方便耕種勞作。古代中國歷代王朝都是以農業立國,絕大多數都是農民,農民依附在土地上,幾乎每日都要勞作,精深細作來實現自傢的溫飽。那麼問題來瞭,長頭發在耕作時豈不是特別的不方便嗎?如此費事,還要留著長頭發,這是為何呢?

儒傢思想根深蒂固

《孝經》中講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人認為自己的身體發膚是受之父母的,不能輕易剪發,剪發將是對父母給自己身體的不尊重,有違倫理之道。西漢董仲舒將儒學進一步發展,提出瞭“三綱五常”理論,其中有一條就是:父為子綱!意為父親是權威,作為子女的必須服從。如若剪發,將是違背父親生養之初心。

西漢後,儒傢思想成為瞭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統治者為瞭維護自己的統治,極力推行儒傢思想文化,使得儒傢思想深入人心,故不管是改朝換代,還是皇位更替,古人留長頭發一直受儒傢思想的影響。

剃發為古代的一種刑罰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刑罰為“髡刑”,即剃光頭發。水滸傳中,宋江因犯罪臉上被刺有金印,已達到警示眾人千萬莫要犯罪的目的,刺有金印,使得他不管走到哪裡,人們看到金印就知道他是罪犯。

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類似的刑罰,其中一種就是“髡刑”,將犯人的頭發剃光,這在當時也算是一般的重罪瞭,光著頭出去,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罪犯,因此,從那時開始人民對剪發、剃光頭就有著極為的鄙視之意。

頭發對古人的重要性

1644年,多爾袞率領滿清騎兵入關,闖王李自成倉促迎戰,最後潰逃。清軍入關後,為實現控制中原的目的,要求所有人都將頭頂刮幹凈,後腦勺上都要留滿族特有的辮子,並且還喊出瞭“留發不留頭”的政策。縱使“留發不留頭”,這也沒有嚇唬到一些士人,他們寧可丟瞭腦袋也不尊崇清朝的蓄發規定,認為為瞭保住性命剃瞭頭發茍且著或者,那是對父母、祖先的蔑視與褻瀆。

綜上,頭發在今天看來剪瞭就是剪瞭,剃瞭就是剃瞭,全憑自己的審美決定。在古代可不是這樣,頭發不僅僅單純是頭發,而是賦予瞭極大的內涵意義,身體發膚都是父母給的,自己是沒有權利處置的,因此留長發成為瞭一種傳統的習俗,在中國古代長久不衰,這也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象征!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