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代火折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為何一吹就能著火
時間:2020-02-18 19:17: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火折子原理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想必大傢在古裝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這一個場景,就是古人在需要點火的時候,從身上拿出一個如同笛子的用具,一吹就出現瞭火苗。如今我們有打火機這樣的現代用具,在之前是用火柴點火,很多人也許會好奇古代人隨身帶的點火用的那個是什麼,一吹就著?原理是什麼?

火柴最早的發明人是個英國人,他用樹膠和水制成瞭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把它塗在火柴梗上用砂紙輕輕一劃,就會出現火花。火折子的出現比火柴早多瞭,火折子是在南北朝時期才被發明出來的。火折子的發明者是一群不知名的宮女。在南北時期,戰爭不斷,那時候軍隊的人每天吃不飽,物資也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每天隻能吃生食冷飯,幾個宮女就發明瞭當時的火柴。後來古代人才普遍使用上瞭火折子。

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折子是在我國的公元577年發明的,在火折子之前還有打火石,為瞭能方便在生活中使用,就用瞭更加便捷的火折子。火折子是一種便於攜帶的取火工具,好一點的火折子制作時用瞭浸泡發爛的白薯藤蔓,之後拿出捶扁,加上棉花,蘆葦一起捶爛,曬幹後加入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易燃物質和多種香料而制成的,

由於密封的材料隔絕瞭氧氣,所以不會燃燒。當需要使用時,我們可以將蓋子拿去用力吹風,在氧氣的作用下,裡面的燃燒物就能夠被點著。但是火折子在古代價格較貴,屬於奢侈品,普通百姓基本用不起。現在你應該知道火折子為什麼一吹就能著火瞭吧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