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唐朝名將高仙芝的結局是什麼?高仙芝的生平介紹!

唐朝名將高仙芝的結局是什麼?高仙芝的生平介紹!

時間:2020-02-19 12:11: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高仙芝的生平介紹!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高仙芝是唐朝名將,他曾擊敗吐蕃、攻滅石國,一生戰功顯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從小跟隨父親入唐,20歲便被封將軍。不過高仙芝最後是被誣陷導致被殺,下場令人唏噓。安史之亂爆發後,高仙芝被予以副統帥之職,率軍討伐安祿山,但前線戰事受阻,隻能退守潼關,期間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結局令人遺憾,這次就位大傢簡單介紹下高仙芝的生平,一起來瞭解下吧。

高仙芝,是高句麗人,也是將門之後。他的父親名叫舍雞,一開始在河西軍辦事,後來,因為立瞭戰功,被升為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仙芝生得非常俊朗,能騎馬涉獵,驍勇善戰。年少時,跟著父親來到安西,因為父親立功,他也被封為瞭遊擊將軍。

到瞭二十多歲的時候,高仙芝便成為瞭將軍,跟自己的父親屬於同一個級別。最開始,任職於他人手下,未得到重用,後來,被夫蒙靈詧發現瞭他的才能,開始一路提拔,平步青雲。

小勃律以前是唐朝的附屬國,是通往吐蕃等地的交通要道。吐蕃贊普把公主嫁給瞭小勃律王為妻,從此以後,小勃律便依附於吐蕃。

而吐蕃也借此開始控制西北各國,國力逐漸增強,後來,直接斷瞭向唐朝的進貢。747年,唐玄宗李隆基任命高仙芝作為節度使,率兵一萬來到小勃律。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沿途經過疏勒、密川等地,最後,抵達瞭小勃律特勒曼滿川。高仙芝一路跋山涉水,利用三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瞭目的地。

他兵分三路,開始秘密部署攻克連雲堡。駐守連雲堡的士兵怎麼也沒想到,唐朝兵馬會從天而降。沒有防備的他們,被高仙芝率領的唐軍打得落荒而逃,竟然依山拒戰。這次偷襲,可以說,唐軍做的非常成功,而高仙芝想乘勝追擊,直接深入小勃律的內地。但是,因為監軍邊令誠有些畏懼,不敢前行。

所以,高仙芝隻好留下兩千老弱傷兵,並命令邊令誠守住城門,自己親自率兵繼續進軍城內。

高仙芝向南行進三日,來到瞭坦駒嶺。這裡山巒疊嶂,地勢險峻,下嶺便是阿弩越城。他已經猜到士兵們會因為害怕險峻的地勢,不敢下嶺,所以,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騎兵,穿上胡服,謊稱自己是阿弩越城的人前來迎接,才將士兵們的恐懼心裡消除。

雖然,幾經周折,但最後,他帶領的士兵還是成功的下瞭嶺,而剛下來不久便迎來瞭胡人。第二天,他們順利的進入到瞭阿弩越城。高仙芝率領一千兵馬打頭陣,開始攻城。經過一番鬥智鬥勇,高仙芝取得瞭初步勝利,甚至,把小勃律國的國王及吐蕃公主,都打得逃進瞭山洞。

後來,高仙芝將其二人抓住,並押回瞭連雲堡。九月末,高仙芝命中使判官王廷芳進京傳送捷報。但是,由於事先沒有告訴夫蒙靈詧,竟惹來瞭他的妒忌和怨恨。三個月後,朝廷下令為高仙芝慶功。

天寶八載十二月,由於石國沒有向大唐行藩禮節,於是,高仙芝向皇帝請求對其進行討伐。征得朝廷同意之後,高仙芝率領士兵向石國進軍。高仙芝先假意與石國求和,然後,趁其不備出兵攻打,並將石國國王及其諸多部下俘虜。此次戰鬥,高仙芝大獲全勝,還把石國的老弱病殘統統殺光。

不僅如此,高仙芝生性貪婪,在交戰的過程中,還搶走瞭石國十餘斛碧珠,以及大量黃金,駱駝等。到瞭751年正月,高仙芝從戰場上返回,並將戰爭中俘虜的諸多重量級人物“獻給”瞭皇帝。唐玄宗非常高興,下令對其功績予以表彰。沒過多久,高仙芝就被任命為武威太守,後來,又改任為右羽臨大將軍。

雖然,高仙芝攻破瞭石國城門,並大肆掠奪瞭金銀財寶,但是,卻運用瞭欺詐手段。所以,後來石國的王子將這個事情告發瞭出來,竟引起瞭滿朝臣子的憤慨。之後,石國暗中聯合大食國,一起進攻安西四鎮。高仙芝得知此事之後,立馬率兵迎戰。

高仙芝帶領的唐軍,與大食國兵馬在怛邏斯城相遇,並展開瞭激烈的戰鬥。這場仗打瞭五天五夜,也沒有分出勝負。直到唐軍中出現瞭叛徒,並與大食國聯合起來,夾擊唐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高仙芝大敗,並連夜逃跑。

755年,高仙芝被封為瞭密雲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祿山叛變,揮兵南下。高仙芝被任命為副元帥,前去迎戰。同年的十二月一日,高仙芝從長安出發,率軍進駐陜郡。

由於,當時的唐朝國事平穩,多年沒有發生戰亂,使得很多士兵平日都疏於操練,兵不習戰。再加上,唐軍對中原地區的防護本就不足,使得安祿山叛軍一路打得非常暢快。沒幾天就已經逼近東都,沿途的唐軍都被打得潰不成軍。

潼關作為長安的東大門,易守難攻,唐軍撤退至此,隻要守住城門,基本上可以抵禦叛軍西進的步伐。封常清意識到瞭叛軍之勢銳不可當,便建議高仙芝暫時撤軍,然後,退到潼關,依靠險峻地形來阻止叛軍西進。後來,高仙芝聽從瞭封常清的建議,倉皇撤退,不過,沿途還是被叛軍追擊,一觸即潰。

但是,由於監軍邊令誠平日與高仙芝關系不和,對其記恨於心,所以,他便向皇帝上奏,誣陷高仙芝盜取軍糧,克扣士兵。而昏庸無能的唐玄宗,竟然查也沒查便聽信瞭讒言甚是惱火,於是,更下令將高仙芝處死。十二月十八日,邊令誠拿著諭旨來到潼關,先是殺瞭封常清,又帶著兵馬擒住瞭高仙芝。

在細數瞭高仙芝的種種罪狀之後,高仙芝直呼冤枉,撤軍實乃形勢所逼,而且,盜取軍糧更是子虛烏有的罪名。不僅高仙芝喊冤,就連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5萬士兵們,都一起高呼冤枉。但是,邊令誠卻依然隻看重個人恩怨,不考慮國傢大局,將高仙芝斬殺瞭。

高仙芝作為唐朝時期出色的軍事將領,其軍事領導才能可見一斑。他多年來鎮守安西,為唐朝西部邊陲的安全,貢獻瞭巨大的力量,同時,與西域各國的關系相處融洽,對唐朝的外交起到瞭促進作用。面對戰事的不利情況,他及時做出撤軍駐守潼關的決定,對於阻止叛軍西進功不可沒。

但是,由於宦官的誣陷,唐玄宗昏庸至極,最終,使得這麼一代名將,慘死在瞭賊人之手,不免讓人心生可惜。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